寒假臨近尾聲,很多孩子容易“玩瘋了”,出現不想去上學的假期綜合征,甚至是焦慮,在家里大哭大鬧等情緒。為了幫助孩子擺脫這些負面情緒,家長應提前做好準備,如如何讓孩子遠離學習焦慮。以下是一些建議:

1. 模擬開學節奏,提前幫孩子調整心態和作息生物鐘,營造收心環境。寒假放縱的節奏應讓它快速成為過去時,開學前幾天要按孩子上學時的作息時間起居,按時準備一日三餐,早睡早起,調整生物鐘,適應開學后的“時差”變化。特別要注意家庭氛圍,讓孩子感覺假期已經漸漸遠離。逐漸減少孩子看電視、上網、出去玩的時間,和孩子商量安排一個合理娛樂時間表。讓孩子保持一定量的體育運動,防止心理疲勞。

2. 多聊學校話題,與孩子多談談上學期的學校生活。幫助他回憶開心的事情,如孩子要好的小伙伴、孩子非常喜歡的老師、孩子上個學期有進步的事情等。也可以讓孩子給好朋友打個電話,談談心,喚起孩子對校園生活和同學友情的向往,讓孩子懷著迫切的愿望回到學校。

3. 宣泄不良情緒。有些孩子面對開學會產生緊張情緒,特別需要疏導。在開學前,可以跟孩子談談心,暗示孩子具備其他人不具備的優勢,以緩解孩子內心的脆弱和不安,強化其在學校里曾經有過的正面的、積極的、帶有快感的情緒體驗。幫助孩子宣泄個人的不良情緒,以愉悅的心情投入到新的學習生活中去。讓其明白,上學期成績優秀與不優秀已經成為過去,大家又重新回到了起點,本學期情況如何,主要看誰先調整好心態,最先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

4. 制定家庭計劃。從假期的無序到新學期的有序,過渡的關鍵是要有一個詳盡的學習計劃,讓孩子有章可循,有追趕的目標。這樣做既可以讓其感到奮斗有了目標和方向,又幫助養成了有計劃做事的習慣,同時還樹立起孩子的自信心,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作為家長也不妨制定自己的家庭計劃和學習計劃,不僅可以借機拓展孩子的知識面,同時也讓孩子感覺到家庭的學習氛圍,讓其覺得“不僅我一個人在學習,我并不孤獨”。

5. 允許緩沖階段。中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都還未成熟,長假過后,孩子的心理反差大,如果不注意調節就容易出現情緒障礙,如厭學等。但因為孩子年齡畢竟太小,他們自身難以控制和調節這些問題。對于孩子狀態的回歸,家長不可操之過急,允許他們開學后度過一段過渡緩沖期,慢慢適應新學期的生活。

6. 幫孩子收心時注意避免的雷區。雷區1是急剎車。假期中,孩子很多方面都處于松弛狀態,如果突然承載過多壓力,易導致孩子情緒低落,甚至有抵觸情緒,對開學產生恐懼心理。雷區2是強制家長強行遏制孩子的一切娛樂活動。孩子可能產生抵觸、逆反情緒。雷區3是嚴厲。有些孩子適應開學的時間長,若家長一味地嚴厲責罵,只會激化矛盾,還可能把“壞孩子”的意識植根于孩子內心,激發孩子叛逆心理。

總之,幫助孩子擺脫假期綜合征,需要家長提前做好準備,營造良好的收心環境,多與孩子交流,幫助孩子宣泄不良情緒,制定家庭計劃,允許緩沖階段,幫孩子收心時注意避免的雷區。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新的學習生活中去,迎接一個充滿希望的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