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洗澡是許多初學者父母都會面臨的難題。有些人認為只要把孩子放入水中清洗就可以。然而,這種簡單直接的念頭卻給嬰兒帶來了許多身心健康風險。新生兒的身體都較為脆弱,除了頭部可以隨意碰到外,還有三個部位需要特別注意:1. 清洗寶寶肚臍時,許多母親感到困惑,因為肚臍眼是容易受到病菌侵襲的部位。用力清洗或清理肚臍過常會對肚內的內臟器官造成刺激,引起多種不適癥狀。因此,不需要每日清洗寶寶肚臍,也不必用力清洗。如果肚臍上有結疤污漬,可以用食用橄欖油先將污漬變軟,再用醫用棉簽輕輕擦下去。2. 清洗寶寶耳朵時,父母擔心污漬過多會危害寶寶的英語聽力。因此,經常給寶寶挖耳朵是不正確的。小量的耳屎并不會危害英語聽力,反而會對耳孔起到維護作用。如果過度經常地挖耳朵,會讓寶寶對掏耳朵產生依賴,還會損害耳孔,導致感染。因此,在給寶寶洗耳朵時,最好使用醫用棉簽或一次性手套,避免損傷耳道。3. 清洗寶寶私密處時,許多母親認為寶寶需要保持干燥。然而,經常清理寶寶私密處并不利于身心健康。而且,經常刺激寶寶私密處容易導致寶寶過早發育。正確的做法是使用冷水清洗,不要使用香皂。有時候可以使用寶寶專用的沐浴乳。以下情況都不建議給寶寶洗澡:1. 剛打完疫苗后不必洗澡。寶寶在接種疫苗后,皮膚上會出現難以看到的針眼。洗澡時容易使針眼受到環境污染。2. 遇到經常嘔吐、拉肚子時不必洗澡。洗澡時容易加重寶寶的嘔吐癥狀,不注意還可能導致排泄物誤吸。3. 發燙或熱退兩天之內不建議洗澡。寶寶發燙前后左右兩天內不適合洗澡。這是因為洗澡過程中毛孔會打開,盡管有物理退燒的效果,但由于寶寶年齡較輕,容易受到突然的冷空氣和毛孔入侵,可能加重病情。因此,在寶寶發燙前后左右兩天內不建議給寶寶洗澡。4. 寶寶皮膚出現問題時不適合洗澡。如果寶寶皮膚出現問題,如濕疹、皮炎等,不建議給寶寶洗澡。5. 喂母乳后不宜立刻洗澡。喂母乳后,寶寶的胃呈擴張狀態,洗澡也容易造成寶寶的反胃。因此,洗澡最好在喂母乳后1-2分鐘進行。6. 低體重的寶寶要謹慎洗澡。低體重的寶寶容易受到洗澡的影響。這類寶寶大多數是早產兒,由于身體發育不成熟,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不高,人體脂肪薄,免疫力差,容易受到洗澡溫度的突然變化的影響。因此,對于這類寶寶,要謹慎決定是否給予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