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孩子表現得比較笨手笨腳,比如把牛奶打翻、臺燈弄倒,甚至爬樹摔斷手臂。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年輕的父母往往感到焦慮和無助。那么,這些孩子的笨手笨腳真的存在嗎?

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的小時候表現得確實越來越明顯。比如一歲的孩子走路不穩,吃東西時容易灑飯,爬行時容易摔倒。到了兩歲,孩子開始滿屋亂跑,撞到茶幾,四歲的孩子則更顯得活潑,一會兒玩球,一會兒撞到家具。五歲的孩子稍稍懂事,但經常會帶著傷痕從外頭回來。

學齡前的男孩比女孩更活潑,因為他們的新陳代謝旺盛,腿部肌肉發育得更快。學齡前的女孩神經系統發育相對更快,所以她們更傾向于用手指的活動,如著色、剪貼、為洋娃娃穿衣或玩組合玩具。

然而,小孩子由于年齡小,肌肉運動不夠協調,所以容易顯得笨手笨腳。有些孩子由于身體部位的缺陷,如膝蓋內彎、一條腿太短、另一條腿扭曲,腳上還長有斗雞眼等,也會導致行動不便。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要給予關愛和幫助,不要對孩子說:“你真笨!”這樣的負面暗示會給孩子造成永久性的負面影響。

父母應幫助孩子經常進行有意識的運動鍛煉,如跑步、跳舞或玩棒球等。對四歲的孩子,可以教他練習釘釘子。此外,陪孩子玩拿取小玩意的游戲,如象棋子等,可以鼓勵孩子充分發揮想象力。如果孩子喜歡在紙上亂畫,應鼓勵他,讓他充分發揮想象力。

為了預防事故,盡量讓孩子用不易打碎的餐具吃飯。盡量避免讓孩子滿屋子亂跑,教導他們注意安全。有時孩子會特別興奮地又跑又跳又叫,這時應為他講個故事或一起做個游戲,讓他分散注意力,逐漸安靜下來。

如果孩子因生理上的問題,如肌肉動作不協調,可為他購買墊高的鞋子、護膝或適當的眼鏡,以改善肌肉的運動。必要時,可尋求醫療協助。

由此可見,孩子有時候看起來笨手笨腳,實際上是因為他們的年齡還小,肌肉運動還不夠協調。父母只要讓孩子多做一些鍛煉肌肉的運動,并教導孩子注意安全,等到孩子年紀大一點就好了。那時,你會發現原來咱們的孩子并不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