癤是一種很常見的小病,在一些衛生條件還不怎么好的農村的小孩多發。該病一般沒有性命之憂,但是,它發作起來還是蠻煩人的。從西醫的角度來看,癤只不過是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常擴展到皮下組織。致病菌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好發于頸、頭、面等部位,以及毛囊和皮脂腺豐富的地方。從臨床看,小兒易患該病,老人、新產婦次之。多見于夏秋季節,發生于暑天者稱為“暑癤”、“熱癤”。

癤的病程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初期病人皮膚局部變紅,灼熱疼痛,突起根淺,腫勢局限,范圍多在3~6厘米,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口渴、便秘、小便黃等熱性癥狀。宜食清熱解毒的藥物。月季花藿香湯開敗的月季花3~5朵,鮮藿香15克,冰糖30克。將月季花、鮮藿香洗凈,加水兩大杯,小火煎至一杯,加冰糖調勻,冷卻后頓服,每日2~3次。鮮蒲公英煎蛋鮮蒲公英30克,雞蛋兩個,素油50克。將鮮蒲公英洗凈,切成1~2厘米長的小段,調入雞蛋內,加鹽少許,再將素油燒熱,以之炒雞蛋成餅,即可食用。

成膿期起病后3~7天,局部腫勢增大,按之四周稍硬,中間有黃白色膿頭,自覺疼痛,或伴有口干、心煩、便秘等癥狀。宜食解毒消腫、涼血散癤的食物。

對于癤的預防,重點還在于注意清潔衛生,特別在盛夏,要勤洗澡、洗頭、換衣服、剪指甲,幼兒尤應注意。癤周圍皮膚應保持清潔,如有條件,可用70%的酒精涂抹,以防感染擴散到附近的毛囊。癤為陽證、熱證、實證,因此,飲食方面應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有清熱解毒、化濕、清暑功效的食物,如西瓜、冬瓜、苦瓜、綠豆等。或者用鮮佩蘭、鮮藿香、鮮金銀花煎湯飲,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炎熱夏季,如果高溫作業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對于一些有糖尿病及體質虛弱者,應及時治療原發病,增強體質。(以上內容僅授權家庭醫生在線獨家使用,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