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寶寶捏脊技巧的圖文教程
很多媽媽們不想讓寶寶一生病就吃藥,于是他們選擇推拿捏脊的方式來幫助寶寶增強體質。下面,我將為大家帶來關于寶寶捏脊的正確手法圖和順序步驟的詳細介紹。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捏脊的適用癥狀。一般的小兒推拿教材和養生書籍中所說的捏脊指的是上捏脊(即是從下往上捏),但在實際應用中,也會有下捏脊。不過,由于日常保健下捏脊用得比較少,所以大多數父母只知道上捏脊。要了解捏脊的適用癥狀,就需要知道捏脊的原理。

接下來,我將為大家帶來寶寶捏脊的正確手法圖和順序步驟。寶寶捏脊的順序步驟如下:首先,讓寶寶俯臥在床上,背部保持平直、放松。然后,用拇指指腹與食、中指指腹相對合,在脊柱兩側的長強穴(肛門后上3~5厘米處)準備沿脊柱向上邊推,同時夾持脊柱兩側的肌膚,沿著自長強穴(肛門后上3~5厘米處),拇指向前推動,一直向前推動到寶寶的大椎穴(頸后平肩的骨突部位),然后從骶椎兩側邊捏邊向枕部推動,一直推到大椎穴。這樣,就算完成了捏脊一遍。
在給寶寶捏脊時,我們需要注意以下事項:1.時段:捏脊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臨睡前進行療效較好。捏脊前要露出整個背部,力求背部平、正、肌肉放松。2.溫度:捏脊時室內溫度要適中,捏脊者的指甲要修整光滑,手部要溫暖,手法宜輕柔、敏捷,用力及速度要均等,捏脊中途最好不要停止。3.時間:每次捏脊時間不宜太長,以3~5分鐘為宜。4.手法:①開始做時手法宜輕巧,以后逐漸加重,使小兒慢慢適應。②要捏捻,不可擰轉。 ③捻動推進時,要直線向前,不可歪斜。5.年齡:捏脊療法適用于半歲以上到7歲左右的寶寶。年齡過小的寶寶皮膚嬌嫩,掌握不好力度容易造成皮膚破損;年齡過大的寶寶則因為背肌較厚,不易提起,穴位點按不到位而影響療效。6.禁忌:寶寶背部皮膚有破損,患有癤腫、皮膚病。
以上就是關于寶寶捏脊的正確手法圖和順序步驟的詳細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