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春季防護指南:穿上“防護衣”迎接美好時光
重視脾的調養
人體的脾具有四大重要功能:造血、濾血、儲血和免疫。當外來病菌、寄生蟲等侵入人體、進入血液循環系統時,脾內的“衛士”——淋巴組織就會立即組織有效的防御和進攻,對抗入侵的“敵人”。由此可見,脾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中醫也非常重視脾胃,認為“脾為后天之本”,具有消化、吸收的功能,是人體氣血生化的來源,同樣為寶寶的免疫力構筑起一道重要的防線。脾胃弱的寶寶,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弱,人體的氣血水平降低,還容易出現厭食、食積、腹瀉、便秘等癥狀,并影響其他臟腑的發育,進而導致肺氣不足,更容易得病。另一方面,寶寶“臟腑嬌嫩,形氣未充”,乃“稚陰稚陽”之體,各器官的發育和生理功能尚未成熟和完善,如果媽媽給寶寶吃很多油膩不消化的食物,損傷了脾胃功能,就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所以調理脾胃,增強脾胃功能非常重要。
這個季節,食物選擇較多,但要挑選有益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如:紅棗、山藥、新鮮水果等)、能增強機體免疫機能(如:香菇、黑木耳、牛奶、魚類、雞蛋、豆類及其制品等)和有殺菌作用(如:大蒜、蔥)的食物適量地給寶寶吃。
春季調補脾胃,不宜采用黃芪、枸杞、當歸、黨參等易上火的藥材,否則就失去了調的意義。春季養肝正當時。
田里菜花盛開的時候,人的一些情志問題會浮出水面。成年人在春天有時都會肝火旺,寶寶的脾氣如果突然變大,也就不足為奇了。
養肝先養性,爸爸媽媽要先學會控制、調整自己的情緒,才能教出好脾氣的寶寶。春天的綠色蔬菜(如:薺菜、菠菜、芹菜、香椿)正當令,在寶寶輔食中多加一些菜泥、菜汁,可清肝和養肝。
鍛煉從春天起步。春天多風,時寒時暖,體質差的人容易受風寒而得病。可是,不能因為害怕得病就把寶寶關在房間里。寶寶需要看外面的世界,需要在陽光的滋潤下伸展手腳。在風小的日子里,多帶寶寶去戶外曬曬太陽,運動運動吧!
☆8個月以下的寶寶,坐在嬰兒車里,我們出發啦!媽媽抱著,在花園和綠地的椅子上,讓小手、小腳、小屁股多曬會兒太陽。
☆8個月以上會爬還不會走的寶寶,除了曬太陽之外,增加室內運動的時間,每天2小時左右。
☆1周歲以上的寶寶,早晚的戶外散步和親子活動,對增強體質十分有利。
春季增強寶寶抵抗力注意3點。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也是寶寶生長發育最快的季節,因此我們要注意供給寶寶足夠的營養以滿足其快速生長發育的身體需要,同時春天也是細菌、病毒開始活躍的季節,所以我們要注意增強寶寶的抵抗力,為寶寶構筑一條健康防線。
早春時節給寶寶飯桌加點料。立春過了,春天來了。春天是生長發育較快的一個季節,特別是兒童。為了適應這一特點,家長在安排孩子的飲食時,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如何讓寶寶遠離春季花粉過敏癥。伴隨著春天的來臨,“花粉過敏”被提及的次數多了起來,大家對它的關注度也高了起來。
春天“躥個頭”多給孩子吃豆啃骨。立春過后,氣溫逐漸回升。營養專家提醒爸爸媽媽:氣溫變化較大時,寶寶很容易患病。此外,春天又是萬物復蘇、生機盎然的季節,此時孩子生長發育最快,消化吸收功能增強,進食量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