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家住孝陵衛的吳先生對兒子的檢查報告感到非常困惑。兒子牛牛被診斷為營養不良性貧血,盡管吳先生夫婦幾乎每天給他喝一瓶牛奶。這讓吳先生非常困惑,因為他一直認為他們為孩子提供了足夠的營養。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專家丁申解釋說,像牛牛這樣的患兒并不罕見,大約有三成的孩子被診斷為營養不良性貧血。很多家長都有誤區,經常給孩子購買一些“高級”營養品,但實際上這些營養品中往往缺乏鐵元素或含量極微。例如,每100毫升牛奶只含有0.1毫克至0.5毫克的鐵,而兒童每天所需的鐵元素是10毫克。如果僅僅依賴牛奶來提供鐵,需要喝上2升至10升的牛奶才能滿足需求,這對孩子來說并不現實。

此外,一些孩子偏食、挑食,導致營養素攝入的不平衡。比如,經常食用高熱量食品如巧克力、奶油點心等,這些食品會導致孩子缺乏饑餓感,從而減少進食量,無法獲得其他必需營養素。這類食品所含蛋白質和鐵也很少。

丁申還提到,鐵的吸收需要一定的酸度,而維生素C是酸性的,它能促進機體對鐵的吸收。然而,很多家庭在給孩子搭配飲食時,沒有注意補充足夠的綠葉蔬菜,導致維生素C供應不足,影響了鐵的吸收。當維生素C缺乏時,體內葉酸會代替它參與核酸代謝,而葉酸和維生素B12是細胞核中脫氧核糖核酸合成的必不可少的成分。如果缺乏這些營養素,就會嚴重影響紅細胞核的成熟,導致營養性大細胞貧血。

因此,家長在給孩子飲食時,應該注意合理搭配,而不是僅僅以孩子的喜好為主。特別是對于半歲到三歲的孩子,他們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高峰期,對鐵的需求量相對較大。如果孩子患有缺鐵性貧血,會出現面色蒼黃或蒼白,皮膚蒼白,口唇新膜及眼瞼黏膜色淡,頭發稀黃,食欲不振,精神弱,不愛活動,易疲勞等癥狀,血色素低于正常指標。這些癥狀會影響到孩子的抗病能力,容易感染其他疾病,甚至影響到智力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