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肺癌患者要被要求做基因突變的檢查?

肺癌為什么要做基因突變檢查?

肺癌是原發性肺癌最常見的靶向藥物,也是目前治療癌癥最先進的藥物。靶向藥物是針對腫瘤細胞的特定基因開發的,能夠高特異性地識別和殺死腫瘤細胞,因此具有效果好、副作用小的特點,特別適合體質較差的肺癌患者。肺癌的靶向治療,需要在治療前檢查基因突變,根據基因情況決定是否適合這種治療。目前肺癌的基因突變檢測主要針對EGFR、KRAS和ALK,以明確腫瘤對藥物的敏感性。檢測結果有助于靶向藥物的選擇,療效因人而異。如果基因突變檢測結果為陰性,說明患者不適合靶向治療,說明肺癌不是基因突變引起的,可能是外界因素引起的,如輻射、防腐劑、免疫力低下等。對于基因突變檢測陰性的肺癌患者,無需服用易瑞沙和特羅凱。易瑞沙和Trocquer是國際公認的非小細胞肺癌最佳靶向藥物,同類藥物無可替代。在這種情況下,應酌情考慮化療。

癌癥患者為什么要做基因檢測?有這個必要嗎?

癌癥治療的現狀基本是四分天下:手術(外科和介入科)、化療、放療和免疫治療。手術能夠切除掉的小腫瘤,可以算是“根治”。但是即使根治了的癌癥患者,依然有部分會出現復發的情況。而且很多腫瘤只能進行部分切除,無法保證不會復發。因此對于很多手術后的患者,經常也推薦使用藥物治療一段時間或者終身服用,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化療”。而對于那些無法手術的患者,則除了放療外,就只能考慮化療或免疫治療了。不同的患者個體、不同的腫瘤,對于各種化療藥和免疫靶向藥物的敏感性均不相同。很多患者按照既往經驗或診療指南用上了非常昂貴的化療藥或靶向藥,但是腫瘤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這種情況非常多,那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那么,除了按照經驗來選擇藥物,還有什么辦法能預先判斷出每個患者,或者說每個腫瘤適合用的藥物呢?基因檢測就是為了最大限度的增加每個患者對藥物選擇的正確性。選藥前,先檢測患者的基因,看患者體內是否存在已報道的藥物靶點基因。如果存在靶點基因,那么患者對藥物敏感的可能性就會大幅度的提高。比如,我們知道,肝癌對化療和放療都不怎么敏感,選擇化療藥和免疫靶向藥物非常困難。有的患者通過基因檢測,發現他對一種抗肺癌的藥物敏感。隨即便購買并使用了這種抗肺癌的藥物,并獲得了理想的治療效果。而有的肝癌患者,檢測后發現對指南唯一推薦的肝癌治療藥(索拉菲尼)不敏感,而對其他藥物敏感。患者及時選擇了別的抗癌藥物,省去了嘗試索拉菲尼的十幾萬的治療費用。當然,基因檢測也不是萬能的,但它還是可以大幅提高很多患者的用藥效率的。另外,基因檢測還可以測出腫瘤的遺傳性,看其是否容易遺傳給下一代。還可以檢測出一些基因突變位點,可以為腫瘤的惡性程度和患者的復發、生存期做出判斷。基因檢測所需要的樣本很簡單,只需要10-20ml血液即可。有些追求更高端的更復雜的檢測項目會要求取腫瘤組織,這就需要介入科穿刺活檢,或者外科切除的同時取組織了。但大部分基因檢測只要血液即可。

肺癌一定要做基因檢測嗎

你好多睦健康為您解答:基因檢測是規范化靶向治療的第一步  做基因檢測的時間一般需要參考患者處于什么疾病階段。早期肺癌以手術切除為主,晚期肺癌經醫生判斷可以考慮靶向治療時,需要先做基因檢測以判斷患者基因突變情況和靶點,來選擇適合的靶向藥,才是規范化靶向治療的正確流程。  靶向藥物只對攜帶特殊基因突變的肺癌患者有效。這就像一把鑰匙(靶向藥物)對應一把鎖(基因突變),只有先知道是什么鎖,才能選擇匹配的鑰匙。用錯靶向藥物很有可能是無效的,而且會耽誤規范治療時間而導致疾病進展,得不償失。基因檢測就像是GPS導航,準確找到基因突變點后,幫助醫生制定最佳的治療方案,也能讓患者經濟、快速地獲得臨床效果。  基因檢測助力靶向治療精準性  近年來,癌癥治療規范化、個性化、精準化日益受到重視。隨著分子靶向治療的迅勐發展,癌癥的診斷和治療已經進入了“精準醫學”時代。基因檢測可以幫助癌癥患者確認靶點后服用相應的靶向藥,避免不必要的藥物浪費和藥物不良反應,精準治療,提升治療效果。  以我國第一大癌種肺癌為例,非小細胞肺癌約占肺癌總數比例的85%,在中國的非小細胞肺癌人群中約有30%-40%患者會發生EGFR基因突變,而在歐美國家這個比例只有10%。因此,EGFR突變常被醫生稱為“上帝賦予中國人的禮物”。有了EGFR突變,意味著可以吃對應的靶向藥,有效率高達60%-70%以上,副作用也較小。  目前,針對EGFR突變一二三代靶向藥均已應用于臨床。目前使用最廣泛的EGFR靶向藥是由阿斯利康生產的原研靶向藥吉非替尼,已經進入中國15年。所謂原研藥,是指原創研發出來的第一個新藥,是經過對成千上萬種化合物層層篩選以及長達十多年的臨床試驗,才得以研發成功,獲得上市許可的。相對于原研藥而言的仿制藥,是指原研藥過了專利保護期之后,其他公司仿照原研藥的化學分子式和成分制造出來的藥物。因此,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應進行EGFR基因的檢測,以明確突變狀態,進而指導下一步精準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