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齊海亮帶12歲女兒騎行游中國,引發(fā)熱議。據(jù)悉,父女倆6月1日從杭州出發(fā),17天騎了1800公里,跨越浙江、江西、湖南3省。最新的視頻顯示,騎行的第18天,他和女兒已經(jīng)來到貴州。
  針對此事,網(wǎng)友留言蓋的樓一層接一層。有網(wǎng)友表示理解,“這位父親活得灑脫,用騎行的方式教會孩子堅持。”“家里有錢的話,支持。”也有網(wǎng)友不認同,“我倒覺得騎行才是什么時候都不晚,知識和積累不夠,即便行萬里路很多東西也感受不到。”“家長的自我感動,鍛煉孩子做事堅持不放棄,這不連正常學業(yè)都放棄了嗎?”還有人稱,“這是家里有礦嗎?父親可以不上班,孩子可以不上學嗎?”

undefined

  何止呢?新聞中稱,孩子的舅舅還開著一輛保障車隨行,車頂上還帶有一輛備用自行車。就是說,整個一年的行程下來,肯定是一筆不菲的開銷。有網(wǎng)友疾呼:兩個大人不上班,孩子能辦休學手續(xù),這做不到啊!
  齊海亮帶女兒騎行游中國,說是“鍛煉孩子做事堅持努力不放棄”,他還稱,“文化課她要想學什么時候都不晚,她要不想學,天天逼她在教室里也沒用。”再加上孩子12歲,不少網(wǎng)友懷疑,孩子上學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難。
  無論如何,我們還是應該支持這位父親的決定,讓他們沿著自己既定的目標繼續(xù)向前。
  孩子坐在教室里學文化課是學習,騎行中游覽祖國大好河山,一起解決問題、克服困難、鍛煉身體和意志,何嘗不是一種學習呢?更何況,現(xiàn)在很多家庭親子關(guān)系不佳,孩子學習缺乏動力,人生沒有目標,就是父母只盯著孩子學習,和孩子之間缺乏有效陪伴和溝通造成的。
  如果說,親子關(guān)系在騎行中得到改善,親情得以升溫,這也是一個大的收獲。這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與“家里有沒有礦”關(guān)系不大。畢竟,每年花在孩子身上培優(yōu)、培訓超過數(shù)十萬元的大有人在。

undefined

  遺憾的是,報道中沒有采訪女孩,她的想法和態(tài)度我們無從得知。我們看到,如果17天騎行了1800公里她還沒放棄,說明這樣的孩子很了不起。身體上能吃苦,意志扛得住,能經(jīng)歷風霜雨雪,這就是一生的精神財富,在教室里坐著是學不來的。
  一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人生數(shù)十年,歇這么一年誤不了大事,何況也不是躺著。關(guān)鍵就在,自己能否在向著既定的目標前行,永不言棄。世界變大了,視野寬闊了,遇事不叫事了,孩子再次回到教室,說不定對學習和人生都會產(chǎn)生新的感悟,從而樹立新的目標。
  所以,既然出發(fā)了,不妨把那些不理解的聲音,當作是不放棄的動力。當然,也不妨多傾聽孩子的想法,讓她來制定每天的計劃,讓她來主導整個行程,讓她成為騎行的主角。如此,相信她的各種能力都會得到鍛煉,那就更不枉此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