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有網友爆料的“多地醫院產科分娩空無一人”的消息,引發了社會的極大關注。要知道,在2016年前后,國內大部分醫院的產科都是相當火爆的。

  彼時,很多孕婦在醫院分娩都要提前預約排隊,因為生孩子的人實在太多,醫院產科出現了床位和醫護人員跟不上需求的情況。

  然而在幾年后的今天,各個醫院的產科卻出現了一副“門可羅雀”的場景,這一變化實在是令人感到驚訝。

  對此現象,有醫護人員指出目前醫院的狀態:春節過后醫院里的各個科室都不同程度的忙碌起來,唯獨產科卻顯得異常冷清。

  產科冷清,意味著懷孕的婦女已經變少了。由于分娩需求大幅減少,有些醫院甚至直接取消了產科;而另一方面,不少三甲醫院也針對性產婦給出了各種減免優惠,以最大化的爭搶“產婦資源”。

  人口寒冬來臨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如今國內醫院產科不景氣,主是由于這些年我國孕齡婦女持續減少所致。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15—49歲育齡婦女人數比2021年減少400多萬人。

image.png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最近幾年我國新生人口一直處于不斷下降的狀態,情況不容樂觀 。根據國家統計局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2017——2021年新生人口數量分別為1723萬、1523萬、1465萬、1209萬、1062萬,新生人口數量已經連續多年出現大跌。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萬人,人口出生率為 6.77‰;這是近61年以來我國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并且在未來幾十年,人口負增長也將成為“常態化”。

  那么,這些年國內孩子越生越少,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我們認為有3個根本原因。

  第一個原因:現代人壓力越來越大。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科學技術、教育、醫療等不在不斷的進步,國人的生活正在變得更加的美好,物質水平越來越高。然而與此同時,很多人都感到如今生活壓力變得越來越大,畢竟現代年輕人不僅要活自己和老人,還有養房子、養車子,賺的錢雖然多了不少,但總感覺不夠花。

  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年輕人認為自己過好生活都很不容易,更別說再去生孩子了,他們覺得自己會負擔不起,最終選擇了不生孩子這條路。

  第二個原因:養孩子“太費錢”。

  不得不說,在國內養孩子是非常“費錢”的一件事。首先,從孩子懷孕到出生,作為孩子的母親,要休假很長的時間,中間還有一大堆的產檢費用。正常的情況下,孩子懷上到出生這個過程要就要花費幾萬元。

  孩子出生后,要準備一筆錢用于購買奶粉、尿不濕等用品,而且小孩子還要家庭成員專門看護;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家長就要準備一大筆錢給孩子讀書、報興趣班。

  有機構曾做過調查,稱在一二線城市養育孩子,一個孩子從小學到大學的全部費用在100萬左右,三四線城市也要50萬左右。

  要知道,這僅僅是養育一個孩子的費用,其他家庭的生活費沒有包括,可見中國的家長壓力是非常大的。

  第三個原因:單身的不婚族越來越多。

  在以前,很多夫妻愿意主動多生孩子,主要是受到“養兒防老”觀念的影響。但是,隨著社會越來越多“啃老族”的出現,讓年輕人意識到“養兒防老”越來越不靠譜了。

  除此之外,隨著我國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完善,大部分年輕人在老了以后都有養老金可領,這意味著,她們今后不需要孩子幫忙養老,所以部分年輕人會選擇單身過一輩子。

  畢竟,過單身或者丁克生活,可以實現個人最大化的自由,不用被孩子所牽絆,人生會過得瀟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