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冬季的到來,肺炎支原體感染等呼吸道疾病高發,兒童感染病例明顯增多,使不少醫院兒科人滿為患。11月21日,海報新聞記者實地探訪了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目睹了這一幕幕令人心酸的場景。

  在醫院的門診大廳,擠滿了取藥、繳費的患兒家長。導診臺處人頭攢動,家長們焦急地詢問著就診信息。據了解,目前首都兒科研究所暫不支持線下預約取號,本周號源十分緊張。提示牌上顯示著11月21日上午內科綜合門診候診人數已滿,急診內科有628人正在候診的驚人數字。

image.png

  醫院內各科室的輸液室、診療室幾乎全部爆滿。在輸液區,患兒們坐在家長自備的折疊椅上輸液,走廊上也擠滿了等待治療的患兒和家長。采血窗口前,患兒們排隊抽血;等待取檢查報告的家長也在相應的窗口處排起長隊。在急診分診臺處,患兒家長們排著隊等待分診報到。據兩位患兒家長透露,昨天急診排的700多號患兒還沒有全部完成就診,而今天的排號也還未開始就診。

  一位患兒家長表示:“我們早上8點帶著孩子到的醫院,開單子、抽血、化驗、等結果一共快三個小時,現在排隊等著醫生看檢查報告?!边@位家長還透露,在掛號平臺上掛號并不容易,需要一直關注并持續刷新才能搶到號。可見患兒及家長們在就醫過程中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和不便。

  今年入冬以來,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如期而至。多種呼吸道疾病交織疊加,使得兒童感染病例數量明顯增加。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米鋒在發布會上明確指出,當前形勢嚴峻。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童朝暉也介紹到,今年支原體肺炎感染呈現低齡化的趨勢,三歲以下的兒童也有感染,但病情并沒有明顯加重。這一現象無疑給家長們敲響了警鐘,提醒他們更加關注孩子的健康狀況。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北京疾控中心副主任、流行病學首席專家王全意在11月21日表示,目前流感正處于流行期,發病人數呈快速上升趨勢。他提醒市民做好個人防護、積極接種疫苗,構建好免疫屏障。這一建議不僅針對兒童,也適用于廣大市民,尤其在高發季節更應加強個人防護意識。

  然而,面對兒科人滿為患的現狀,我們還是不禁要問:如何緩解兒童醫院的就診壓力?如何確?;純旱玫郊皶r有效的治療?這不僅是政府的責任,也是社會各界需要共同思考的問題。

  政府:加大投入,強化基層醫療能力

  不可否認,政府對醫療領域的投入一直在增加。但面對兒科醫療的特殊情況,有針對性的投入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強化基層醫療機構的兒科診療能力,確保一些常見疾病能在基層得到妥善處理,從而分流大醫院的壓力。另一方面,對于復雜的兒科疾病,政府需進一步加大對高級別醫院的投入,提高其診療水平和效率。

  社會:關愛與支持,共筑健康屏障

  社會的力量是無窮的。各大公益組織、企事業單位和普通民眾,都可以為緩解兒科醫療壓力出一份力。比如,企事業單位可以組織員工捐款,定向支持兒科醫療建設;公益組織可以發起相關活動,呼吁更多人關注兒科醫療,并為需要的孩子提供資金或物資支持。

  醫院:優化流程,提高效率

  在醫療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醫院如何通過自身努力,緩解就診壓力?答案在于優化就診流程和提高診療效率。例如,推廣線上預約掛號服務,能有效分流現場人流,減少等待時間;同時,通過培訓醫護人員,提高其診療速度和準確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壓力。

  家長:理性對待,合理安排

  作為家長,當孩子生病時,焦慮是可以理解的。但在醫療資源緊張的情況下,家長更需要理性對待,合理安排孩子的就診時間。對于一些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可以先到基層醫療機構就診,避免直接涌向大醫院,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同舟共濟,未來可期

  無論是政府、醫療機構,還是社會各界和家長,我們都是同一條船上的人。孩子們的健康未來,需要我們共同努力,攜手共進。加大對兒科的投入、優化就診流程、呼吁社會支持、家長理性對待……每一步行動,都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努力。

  總之,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更應關注這一群體并給予關愛和支持。希望政府、醫療機構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為患兒和家長創造更好的醫療環境和條件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健康的成長中綻放笑容。同舟共濟,共度難關讓我們攜手為孩子們的健康未來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