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嬰兒是現如今治療不孕不育癥的一種主流方法,是一項先進的輔助生殖技術,不過輔助生殖技術里面也包括很多種,比如第一代試管嬰兒、第二代試管嬰兒就是其中常見的技術,但是,第二代試管嬰兒和第一代試管嬰兒之間有什么區別?第二代試管嬰兒比第一代試管嬰兒好嗎?這是患者們都非常想了解的問題,那么針對這個問題,下面小編來為大家進行一個相關的介紹。

第二代試管嬰兒和第一代試管嬰兒之間的區別

第一代試管嬰兒:主要針對女性不孕,適應癥包括子宮內膜異位癥、輸卵管性不孕、排卵障礙等,是將精子和卵子取出體外在試管中結合受精,對受精卵進行培養再移植到女性子宮內。

第二代試管嬰兒:主要是針對男性精子異常而不育的患者,精子活動力差不能自行游離與卵子結合的時候,采用第二代試管嬰兒能夠幫助解決難題。人為挑選優質精子直接注射到卵子內,讓精子和卵子結合,進而達到受孕目的;該技術適用于重度少弱精、梗阻性無精癥,或常規受精失敗的患者。

第二代試管嬰兒對精子的要求

需要通過第二代試管嬰兒助孕的男性,都是因為身患重度弱精癥、少精癥、畸精癥等精子精液異常疾病,因為精子的質量、活動力等都比較差,不能自行穿透女性的卵子而結合受精,所以利用第二代試管嬰兒,在顯微技術的操作之下,可以將精子人工注射到卵母細胞內,從而解決受精困難的問題,最終使女性受孕。

第二代試管嬰兒對精子的要求主要是篩選出最優質、能夠正常與卵子結合受精的單精子,提取的單精子需要符合一定的標準,以便可以培養出優質的胚胎進行移植。

第二代試管嬰兒手術前需要注意的事項

合理飲食: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清淡的水果蔬菜。

服用葉酸:患者每日服用400mg葉酸有助于預防胎兒畸形等作用。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日常生活中注意合理飲食、適當運動、保證充足的睡眠。

謹慎服藥:某些藥物能夠干擾到試管嬰兒時的藥效、排卵和胚胎的種植,如果患者需要服用某種藥物的話,那么建議先咨詢醫生。

禁止抽煙喝酒:抽煙可能會降低妊娠率,酒精可能在治療過程中影響到療效,所以患者在手術的數月之間就應該開始戒煙戒酒。

有無身體不適:在做試管嬰兒手術之前,即便患者只是患有小感冒,也應該告訴醫生,以便醫生做相應的處理。

炎癥先治療:患有生殖系統炎癥的話,需要先行給予治療,待炎癥消除后再手術,以免影響精子質量,降低手術的效果。

第二代試管嬰兒男性取精注意事項

男性取精的要求還是非常嚴格的,其目的也是非常明顯,就是為了可以更好的獲取到優質的精子,提高手術的效果,男性取精的注意事項具體如下所示:

注意事項1、取精當天的早上,男性需要重點清潔外陰、陰莖、包皮垢,并且請換干凈內褲。

注意事項2、帶好相關證件的原件到醫院,認真聽安排取精護士的講解,掌握取精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3、取精前小便,認真洗凈雙手并擦干,進入取精室后,認真核對取精杯上夫婦雙方的姓名,如有問題及時提出。

注意事項4、避免陰毛、衣物纖維等落入取精杯內,如果發現異物,應及時請技術人員為您更換新的取精杯,重新采集。

注意事項5、用手淫的方法采取精液,采集后馬上蓋好蓋子等待實驗室技術人員接收標本,并當面確認、簽字,留取少量精液標本保存,主要用于親緣關系的鑒定。

第二代試管嬰兒術后護理工作

1、移植后的48小時內不要洗澡,更不可以桑拿或泡澡,兩天后可洗澡但不可盆浴,并且也需要格外注意安全。

2、休息尤為重要,移植后48小時內盡可能多躺,并且盡可能保持平躺,不要在床上大力翻身或起床,以免影響胚胎著床。

3、嚴格按照醫生的指導服藥,沒有經過醫生的許可,絕對不要擅自服用其他藥物,或者停藥、減量等,有任何問題及時與醫生聯系。

4、移植后的第14天左右,到醫院通過尿檢或血檢檢測懷孕與否,移植后14天到醫院檢查最為精準;并且此時應該酌情使用黃體酮,防止多胎妊娠、黃體功能不全、早期流產。

第二代試管嬰兒移植后的飲食注意事項

1、食品衛生方面要特別注意,避免食用到不干凈的食品,以免發生腹瀉。

2、由于移植后休息時間長、活動量少,會引發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現象,所以應選擇易消化食品,例如面湯、米粥等。

3、做完試管移植后,部分患者容易出現過敏的現象,所以飲食方面要注意避免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例如海鮮類食品,要遠離過敏源。

4、移植前會采用促排卵藥物促排卵,這時易引起卵巢刺激過度,使患者出現腹脹等不適現象,此情況下課多吃高蛋白及易消化食品。

5、適宜吃清淡的新鮮蔬菜等食物,例如山藥、白菜、芹菜等,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品,可以促進排便,防止便秘。

6、手術移植后患者休息時間較長,運動量較少,并且進食較為精細,又加上會使用黃體酮類的藥物,所以容易出現睡眠不好、焦慮、飽脹感等情況,建議少吃多餐,進而避免情況發生。

第二代試管嬰兒比第一代試管嬰兒好嗎?不論是第一代試管嬰兒、第二代試管嬰兒,又或是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之間的效果其實是沒有可比性的,每一代試管嬰兒所針對的患者情況都是不一樣的,主要還是要選擇到有資質的醫院及時治療,配合醫生的各項安排,并且做好術后護理工作,這樣的話手術之后的效果便是理想的,希望通過介紹可以為患者朋友們帶來幫助,最后祝大家早日好孕!

第二代試管嬰兒比第一代試管嬰兒好嗎_UP22E

境外醫療旅游,是坑還是商機?

編者的話:最近,國內輿論焦點對準醫療領域,很多人看好境外的醫療旅游市場。德國《世界報》稱,全球醫療旅游行業價值約合4000億歐元,未來十年內市場可能繼續以每年25%的幅度增長。《環球時報》駐各國記者實地探訪了熱門國家的醫療旅游,發現盡管這一市場前景普遍被看好,但海外醫療能火多久仍是未知數,如要投資,需做好各方評估。

美國:中介催生醫療旅游熱

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李曉宏

“美國每年接待約20萬國際轉診患者,創造三四十億美元的收入。以前歐洲來美就醫者多,近3年中國客戶增長迅速。”美國天機醫學咨詢中心執行總裁楊雷說,該中心就是瞄準這個趨勢,3年前在紐約成立的。

楊雷介紹,中國患者赴美就醫主要看兩類疾病,一是癌癥,二是不孕不育。前者多去美國東北部的麻省總醫院、西北明尼蘇達州的梅奧診所、南部德州的MD安德森癌癥中心,不孕不育患者青睞加州和紐約等地醫院。

如今,美國在全球最先進的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及輔助生殖質控標準,每年吸引中國數萬人赴美就醫。在康涅狄格州新英格蘭生育治療診所,北京一對高齡夫婦慕名美國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和基因檢測技術,來做試管嬰兒。當受精卵在暖房恒溫儀器中培養了5天時,醫生從處于囊胚期的胚胎滋養層中提取一兩個細胞,進行基因疾病和染色體異常的篩查及人工干預,拿掉、修補缺陷基因后,將胚胎植入子宮。最終,讓他們生育了一個健康寶寶。

“赴美醫療確實幫到一些患者。”美國先行國際醫療公司聯合創始人朱曉偉說,美國一些先進的治療方法和藥品器械進入中國需要一段時間。有些中國患者腫瘤復發,在國內已無法醫治,來美國接受癌癥免疫治療,病情得到穩定。也有肺癌晚期患者,到美國采用靶向療法,延續生命。美國癌癥5年生存率較高,總體達到66%,遠高于中國31%的水平,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康復期的治療。因此,有些患者手術后,繼續在美進行康復治療。美國有專門的醫療簽證,中介提供一站式服務。

“10年前,全球著名的德州MD安德森癌癥中心一年有十幾個中國患者,現在增加到幾百個。”朱曉偉認為,這還與中介機構轉診網絡鋪得越來越大、宣傳越來越多等有關。朱曉偉說,當前赴美醫療走的是高端路線,一些中介收費12萬元人民幣起價,增加接機、陪同患者第一次門診等服務,增至15萬元人民幣。如果全程陪同,高達80萬元人民幣。而且美國的治療費昂貴,至少是中國的兩倍。

需求帶來市場潛力。業內預測,隨著中國中高收入人群不斷增長,赴美醫療服務市場將保持高速增長。目前,該市場的中介有三類,一是中國在線醫療旅游平臺,二是紐約天機醫學咨詢中心等美國當地服務公司,三是中美合資的美國診所。

第一類的優勢,在于十余年市場摸索積累的中國客源。第二類本土中介,人脈廣,有條件獲取美國優質醫生醫院資源。第三類結合了前兩者的優勢,如紐約GFG格萊寶美孕生殖中心。該中心的中方投資者慈銘體檢集團,在為中國女性客戶提供體檢服務過程中,易發現有特殊生育需求患者。

面對商機,有人想投資朱曉偉,合作美國轉診生意,被他婉拒。“病人是一個國家的醫療資源,轉診國外不宜做得過大,有限轉診即可。”朱曉偉認為,“關鍵是把國外前沿技術、優秀醫學人才轉回國內”。

印度:醫院參差不齊,風險不容小覷

本報記者 白云怡

聯合國最近一份有關服務業的報告顯示,印度正成為全球最受青睞的醫療旅游目的地之一,每年數以十萬計的海外病人蜂擁來到印度。

中國商人在印度開辦醫療旅游公司或經營醫療旅游業務前景如何?在印度海得拉巴制藥中心工作多年的鄒嵐認為,這一行業非常“有發展”“有錢途”,因為患者可以在印度以相對低廉的價格接受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以丙肝這種疾病為例,在中國,一名患者要治愈丙肝需要花費4萬元以上人民幣,但在印度大概只需要8000元就可以。而僅丙肝患者中國就有超過1000萬,這個市場有多大可以想象。”這名熟悉印度醫藥行業的專業人士對《環球時報》記者介紹說,“有時候患者甚至不需要前往印度,只要通過公司將資料發往印度醫生那里即可進行遠程治療,所以成本很低”。

據印度工業聯合會的一份報告稱,印度的醫療服務收費水平一般是歐美國家的1/10。美國肝臟移植的價格在20萬美元以上,但在印度只需1.4萬美元;機器人膝蓋手術這項尖端技術在中東和澳大利亞地區的費用高達8萬美元,而在印度只需花費1萬美元。

除了價格低廉,印度醫院的醫療水平也相當不錯。印度各大醫院的醫生,大部分從歐美國家的醫學院取得博士學位后歸國工作。

不過,鄒嵐提醒稱,在經營醫療旅游時,從業者需要對醫院和醫生的選擇極為謹慎,因為印度的各類醫院水平參差不齊。“一般來說,印度的私立醫院質量會更好。中國經營者切不可貪便宜而選擇不靠譜的印度醫院當做合作伙伴,不僅易引發醫療糾紛,更難進行國際訴訟”。

這一產業的風險也不可小覷。“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在于醫療和政策帶來的雙重風險”,在印度工作生活多年的海外醫療服務公司“康安途”創始人楊晨對《環球時報》表示,目前對印度藥物有強烈需求的中國患者主要是一些腫瘤和肝炎患者,他們經常帶有一些天然的并發癥,會為整個醫療過程帶來更多復雜因素。從政策上來說,中國正在對醫療環境進行深入改革,與海外的差距勢必越來越小,海外醫療的紅利期還有多長并不確定。“由于醫療旅游是新興行業,有關這類公司的資質要求、牌照頒發等相關規定都不健全,這些對投資者來說都是風險因素”。

在楊晨看來,印度醫療旅游行業天花板十分明顯,因為國人需要的只是印度藥品,況且這一行業內部競爭已很激烈。“相對赴印醫療旅游,在印經營醫療電商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泰國:泰式服務是主要賣點

本報駐泰國特派記者 張志文

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今年發布的一份醫療旅游調查報告顯示,根據2016年統計,泰國是全球接待醫療游客最多的目的地,人數達到229萬人次。《環球時報》記者日前探訪了泰國一家知名國際醫院,了解泰國醫療旅游的優勢所在及服務標準。

位于曼谷市區的康民國際醫院,成立于1980年,是很多國家患者赴泰醫療旅游的選擇之一。據介紹,去年這家醫院共接待了來自190個國家的110萬名患者。記者看到,這家醫院內部裝修高雅大方,就診環境與普通醫院很不一樣,有種置身酒店的感覺。

康民國際醫院國際事業發展部負責人塔尼·曼尼努對記者說,國際患者到達醫院后,一般會有翻譯陪同填寫注冊信息及就診,“為了方便醫患溝通,我們有超過30位各國醫生負責患者與泰國醫生之間的交流翻譯”。同時,這家醫院還在中國等國家設立聯絡處,國外患者可以通過聯絡處提前將病歷等資料交由泰國醫生會診,隨后反饋診療方案和費用。聯絡處還可以代辦赴泰手續和酒店交通等服務,“可以一條龍地解決患者的需要”。

根據國際衛生保健研究中心的一項統計,泰國醫療游客數量正在以年均12%的速度增長。畢馬威(泰國)醫療部門負責人塔納特認為,多數泰國私立醫院已經獲得JCI國際聯合委員會認證,并擁有高技術的醫生團隊,能夠為中東和中南半島國家患者提供高質量服務。塔尼也說,泰國私立醫院擁有世界前沿醫療技術,悉心的泰式服務也是很多國際患者選擇來這里就診的主要原因之一。

北京華新康民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康麗娜對記者表示,輔助生殖、抗衰老治療和健康體檢是目前中國患者選擇來泰就醫的主要目的,相對國內優質醫療資源緊張的情況,在泰國可以較為方便地預約專家。

德國瑞士醫療高端,價格也美麗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說起醫療旅游,許多人會想到電影《茜茜公主》里的場景:這位巴伐利亞公主得了嚴重肺病后,放下一切,到處游山玩水,心情大好,病也奇跡般好了。這該是醫療旅游最著名的案例之一。如今,德國被稱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醫療旅游目的地之一。

德國經濟研究所7月的一份報告表示,去年,到德國醫療旅游的外國人已經達到近30萬,給德國帶來18億歐元收入。這些人大多來自歐洲、美國、俄羅斯、海灣國家和中國。

“德國醫療旅游主要有三種。”德國慕尼黑大學旅游經濟學者普拉西爾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一是健康旅游,《環球時報》記者曾參加過德國一家旅游機構的健康旅游,內容包括到阿爾卑斯山區,住在有機酒店,參加遠足、健身等體育活動,還有健康膳食制定;二是療養旅游,德國有300多個高級療養溫泉與療養勝地,尤其適合病后康復者;三是住院旅游。這種主要集中在法蘭克福、柏林、慕尼黑等大城市,那里有德國最著名的醫療機構,病人可以進行心臟手術、骨科手術等。

普拉西爾表示,外國人到德國醫療旅游并不難,還可以獲得專門的醫療簽證。但是費用是難點。尤其是第三種,如果是癌癥等較嚴重的病癥,治療費用至少也得大幾千歐元,甚至幾萬歐元。

最近幾年,中國投資者也盯上了德國的醫療旅游商機。記者了解到,中國投資者的活動主要有兩種:一是投資保健中心和健康酒店,主要客戶是中國旅游者:二是購買德國面臨倒閉的醫院、療養中心等。

相對德國,瑞士主要專注高端醫療旅游。《環球時報》記者前不久到羊胎素發源地及全球著名的抗衰老勝地——蒙特勒采訪,蒙特勒有十多家私立醫院。這里的醫院除了注射羊胎素外,還提供面部拉皮、身材重塑或再造鼻子,以及乳腺癌術后或事故后的修復手術,也有心血管、關節炎等小手術,還有專門來全面體檢的。

一位來自上海的正在當地接受醫療服務的游客告訴記者,醫院特別提供“一整套服務”,包括機場接送,漢語翻譯,精致的法國餐飲,一對一醫師問診,蒙特勒等地旅游等。但費用也很可觀,一周全包療程(不包來回飛機票),要價一萬多瑞士法郎(1瑞士法郎約合6.8元人民幣),時間長些甚至高達七八萬瑞士法郎。蒙特勒旅游部門主管哈里對記者表示,每年在該地區私立醫院接受治療的病人總共入住2.5萬人次以上。

瑞士《新蘇黎世報》稱,瑞士高端旅游近年來頗受外國人歡迎。每年約有4萬外國游客來瑞士治療,消費近13億瑞郎。但不管是德國還是瑞士的醫療旅游,也常常被體驗過的病人批評。一位患有嚴重關節炎的俄羅斯女病人,花了6000歐元到德國一家著名診所做關節手術,并進行一周康復治療,但手術并不成功。而瑞士的羊胎素、抗衰老等醫療旅游服務,引發的爭議也很大。(2018-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