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走路時腳愛墊腳尖,因何在?如何緩解腳部不適?
寶寶學步期走路時,小腿肌肉緊張、協調度不足、對不同地面適應性差等問題很常見。家長擔心寶寶的踮腳走路會影響腳部發育,那么寶寶走路愛墊腳尖的原因是什么?又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首先,寶寶走路時喜歡踮腳尖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1. 寶寶學步期:在學步階段,寶寶的腿部肌肉容易緊張,協調度不夠,對不同的地面適應性差。這種走路方式有助于提升平衡能力,并加強腳部肌肉力量。一般情況下,這個過程不會持續太久,會恢復正常。
2. 好奇心:寶寶在走路時,發現沙發上的靠墊、茶幾上的新鮮物品等,為了摸到這些物品,會墊起腳尖。這種現象代表了寶寶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如果次數過于頻繁,由于寶寶的雙腳骨骼肌肉尚未發育完全,不僅可能容易跌倒,甚至造成骨骼肌肉的傷害。建議父母將玩具放置在寶寶伸手就可以拿到的位置。
3. 學步車:為寶寶準備學步車時,調整的高度不合適,使寶寶的步行重心往前沖,從而習慣踮腳尖走路。
4. 鞋子不合腳:寶寶在走路時,由于鞋子不合腳,可能會墊起腳尖。但大部分情況下,寶寶踮腳尖走路是正常發育的。但也有可能受到一些外部因素影響,如鞋子不合腳、穿的不舒適的襪子等。
那么如何糾正寶寶踮腳尖走路呢?
1. 告別學步車:過早使用學步車,不僅影響寶寶學步階段,而且長大一些后走路的姿勢也不正確。建議父母讓寶寶在學步階段盡量不用學步車。
2. 選擇合適的鞋子:為寶寶選擇前掌容易彎曲的鞋子,有利于起步,也有利于培養正確的走路姿勢。最好選擇知名度比較高的童鞋品牌。
3. 鍛煉赤足走路:讓寶寶在木板或柔軟的地毯上赤足行走,增加寶寶的觸地感和抓地感,培養其平衡力。還可以鍛煉寶寶斜坡上走路的能力,有利于鍛煉小腿肌肉。
4. 疾病原因:如果小腿肌肉過分緊張導致踮腳尖走路,可以帶寶寶到專業的機構進行相關的物理治療,如拉伸小腿肌肉、推拿和進行適當的小腿肌肉訓練。
糾正寶寶踮腳尖走路的方法:
1. 走路練習:讓寶寶在木板或柔軟的地毯上赤足行走,增加寶寶的觸地感和抓地感,培養其平衡力。還可以讓寶寶在斜坡上行走以及用后腳跟走路,鍛煉寶寶的小腿肌肉。每天讓孩子練習蹲下,或是讓他站直后盡可能讓身體往前傾,這樣他腳背和小腿的角度會慢慢變小。
2. 選擇合適的鞋子:孩子走得很穩之后,家長要為孩子選擇前腳掌比較容易彎曲的鞋子,這樣能更好地培養正確走路姿勢。最好購買一些知名度比較高的童鞋品牌。
3. 線上步行練習:這是蒙氏教育中用于訓練孩子步態的一種方法。讓孩子把一腳的腳尖和另一腳的腳跟相接觸,同時置于一線上;在這種狀態下雙腳交互前進時,是很容易失去平衡的。因此,這種練習可以促進孩子腿腳協調能力的發展。2歲以后可以考慮讓孩子進行線上步行練習。
4. 專業矯正機構:如果通過一系列針對性的訓練,3歲后寶寶仍然是踮腳走路,可以在專業機構進行相關的物理治療,如拉伸小腿肌肉、推拿等。如果踮腳的情況比較嚴重,則需要進行針對性的體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