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環境惡化的情況下,刺激寶寶皮膚的因素越來越多。小兒科主任穆淑琪表示,在門診中常遇到家長帶著皮膚泛紅、瘙癢的寶寶前來問診,這多半是因為寶寶的“易敏感膚質”!這讓媽媽們既心疼又頭疼,那么如何才能消除這些困擾呢,請讓專家來支招,幫媽媽破解調“皮”密碼!

  調“皮”的膚質——“易敏感肌膚”

  寶寶的皮膚構造與功能約至2歲才會漸趨成熟,在這段期間,寶寶的膚質較為脆弱,一旦受外環境刺激,就會引起皮膚的“敏感反應”。穆淑琪表示,它與過敏膚質中的“異位性皮膚炎”雖有類似癥狀,但卻大不相同,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易敏感膚質”的癥狀吧!

  易敏感肌膚的三張“黃牌警告”

  1、肌膚抵抗力低

  易敏感肌膚是指較脆弱和耐受性差的膚質,就像成人的敏感性膚質一樣,由于肌膚表面缺少親水性皮脂的保護,外界的刺激因子又趁機鉆入肌膚里層,使肌膚耐受性降低,甚至無法抵抗,因此就會出現泛紅、干癢、緊繃、發炎和血管擴張等敏感癥狀。

  Tips:干性肌膚≠敏感肌膚

  穆淑琪醫師表示,易敏感肌膚的特性,肌膚的外觀看起來像干性膚質,但并非干性膚質就是易敏感肌膚。

  2、泛紅、干癢癥狀反復出現

  環境中一旦出現刺激因素,比如:寶寶學會爬行、洗過熱水澡、爆發激烈的情緒等,就會容易在肌膚表層出現泛紅、干癢、緊繃等敏感癥狀,臉上或身體各個部位都有可能出現,而我們常聽到的“小蘋果臉”也是容易敏感肌膚的癥狀之一,雖然這些癥狀會在幾小時或幾天后逐漸消失,不至于影響生活,但反復出現卻讓媽媽心疼又頭疼!

  3、有家族傾向的可能

  穆淑琪醫師表示,易敏感肌膚目前雖然沒有明確的研究數據顯示具有遺傳性,但就門診經驗而言,確實有家庭性傾向,若父母有易敏感肌膚,寶寶肌膚敏感的幾率就會增加。

  “異位性肌膚炎”、“易敏感肌膚”到底如何區分?

  穆淑琪指出,“異位性肌膚炎”與“易敏感肌膚”雖有類似癥狀,但卻大不相同。目前,“異位性肌膚炎”的發生率也越來越普遍,幾乎每10位幼童就有1位患有異位性肌膚炎,越來越多的家長對于此病癥也有了較多的警覺。只要寶寶出現類似癥狀,媽媽的腦中就會浮出“異位性皮膚炎”的警訊。對此,穆淑琪醫師表示,媽媽們不必太驚慌,除非癥狀十分嚴重才可判定為異位性肌膚炎,否則僅會以易敏感肌膚判定。但建議媽媽一定要做好防護、保養,以異位性肌膚炎的照護方式來鞏固寶寶的肌膚防線,以免日后轉為異位性肌膚炎。

  可靠的判斷方法——程度+時間

  穆淑琪醫師表示,大部分的寶寶仍為易敏感肌膚問題,異位性肌膚炎屬過敏肌膚,它們最基本的表現癥狀就是“干、癢”,最簡單的判別方法就是“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易敏感肌膚在一年四季都會不定時出現癥狀,尤其是在季節交替,或是夏季較熱、容易流汗時,癥狀會較頻繁的出現,但在刺激因素消除后,癥狀就會自行復原;異位性肌膚炎的瘙癢程度通常較為嚴重,且持續的天數較長,更有紅、腫、癢后造成的續發性問題,像是細菌及霉菌的感染。

  肌膚屏障功能和免疫的異常,血管會釋放組織胺,造成全身性的過敏反應表現。

  引發肌膚泛紅、瘙癢的罪魁禍首

  易敏感肌膚的癥狀雖不嚴重,但是看著寶寶的肌膚時不時就泛紅、瘙癢,讓媽媽心疼不已。而導致寶寶肌膚敏感的原因不外乎是環境中的刺激因素,建議媽媽每次在寶寶有敏感肌膚反應后,都仔細回想日常生活中可能引起這些反應的因素,并在日后盡量消除。

  1. 不適宜的環境

  劇烈的陽光,過熱或過冷的環境,突變的溫度,強風、寒風與空氣污染等。

  2. 物理因素

  肌膚受到碰撞、擠壓或摩擦,通常摩擦可能為尿布或粗糙的衣物。

  3. 化學成分

  香皂、洗發乳、沐浴露、護膚品中的不當成分。

  4. 心理因素

  壓力、激怒、突然的激動情緒。

  日常護理——增強寶寶肌膚抵抗力的有效屏障

  對寶寶幼嫩的肌膚進行細心周到的呵護是防患“易敏感肌膚”的有效屏障,否則,日后很有可能轉為過敏性膚質。因此,媽媽一定要留意以下的日常護理方法!

  維持良好居室環境

  為了確保居室內有充足的新鮮空氣,必須及時通風換氣,使室外清新空氣與室內污濁空氣進行交換,這樣才能有效防止室內細菌、病毒的傳染與侵害。而敏感肌膚的寶寶特別容易因室溫變化而出現肌膚的不良反應,因此,在通風換氣時,最好維持一定的室溫,不要讓室內溫度起伏太大,比如夏天門窗可以經常打開,冬天則應輪流開窗,以避免刺激寶寶的肌膚;若是室內太過干燥,建議在家中使用加濕器或放一盆水,以增加空氣中的濕度。另外,鮮花中的花粉也容易讓“敏感寶寶”的肌膚感到不適,因此,無論是在室內還是室外,盡量不要讓寶寶接觸到花粉。

  避免刺激性食物

  對于寶寶來講,由于胃腸功能還不夠完善,某些食物中的物質未經充分消化就直接進入了體內,所以比較容易引發過敏癥狀。雖然易敏感肌膚癥狀輕于異位性肌膚炎的癥狀,飲食上沒有太大限制,但仍須避開過分刺激的食物,像是吃得太咸、太辣的食物都有可能對皮膚造成一定刺激,因此,寶寶對刺激性食物必須“忌口”。

  使用成分單純的護膚品

  媽媽可為易敏感肌膚的寶寶選擇合適的護膚品,以提高肌膚的耐受程度,加強肌膚的防御能力。但選擇護膚品時,一定要選擇無香精、香料的產品,最好是選擇刺激性較小的寶寶專用護膚品,并且成分越單純越好,以免過分復雜的成分反而給肌膚帶來負擔和刺激。

  選擇柔軟、寬松的衣物

  衣物作為寶寶的“第二層肌膚”,往往是媽媽最容易忽視的因素,成為寶寶肌膚的隱形殺手。因此,媽媽在為寶寶挑選衣物時,應選擇純棉、寬松、透氣性好的衣服,以免粗糙、緊繃的衣物摩擦肌膚而引起敏感反應。另外,尿布是寶寶最貼身的衣物,也是最容易引起寶寶泛紅、瘙癢等敏感反應的衣物,所以,媽媽一定要為寶寶選擇質地柔軟的尿布。

  “睡”出健康好膚質

  睡眠對寶寶而言是極重要的生理活動,優質的睡眠是他們健康成長的重要基石。因此,要讓寶寶有良好的抵抗力,提高肌膚防御外界刺激的能力,良好的睡眠質量是不可小看的重要因素。

  文/伍偉婷 采訪咨詢/穆淑琪(小兒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