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各種水果紛紛上市。然而,春季也是皮膚過敏癥狀的高發期。皮膚科專家提醒市民,在享用美味水果,特別是南方水果時,要特別當心“水果疹”搗亂。

吃芒果,可切成小塊。據河南省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李振魯介紹,芒果中含有大量的果酸、氨基酸、蛋白質等,含有刺激性物質,接觸到人體皮膚,就有可能造成原發刺激性過敏。表現為腮幫和嘴唇周圍起紅斑、皰疹,嚴重者會出現紅腫、疼痛現象。有芒果過敏史的人,應禁食芒果。

為了避免產生過敏反應,食用芒果時可切成小塊,盡量不要讓果汁沾到嘴唇周圍,手上沾了果汁要及時洗手。

吃菠蘿,用鹽水泡泡。李振魯介紹,菠蘿中的致敏物質可能是菠蘿蛋白酶。一般食后10分鐘至1小時發病,主要表現為急性陣發性腹部絞痛,伴嘔吐及腹瀉。有些病人有皮膚瘙癢、潮紅、蕁麻疹、四肢及口舌發麻、多汗,嚴重者甚至呼吸困難、休克、昏迷。食用菠蘿時,應將新鮮菠蘿切片,用淡鹽水浸泡30分鐘或煮熟,可破壞菠蘿蛋白酶,預防過敏。

南方水果易致過敏。最近,前來皮膚科就診的過敏性皮炎患者有所增加。除了常見的花粉、植物孢子、動物絨毛等春季過敏原,還要當心水果過敏。對河南人而言,南方水果易引起過敏,這主要與生活環境、地域環境有關。時令水果中的芒果、菠蘿、楊桃等水果都可能引起過敏反應。癥狀一般比較輕,唇部及周圍發紅、皮疹、脫皮、皮膚瘙癢、口舌麻木等,俗稱“水果疹”。

一位吃了芒果過敏的患者說,以前吃都沒有過敏,為啥這回過敏了?這是因為,所有疾病都有一個致敏過程。一般輕微的過敏者在停止食用水果,將臉、手洗凈后,幾天就會恢復。但如果癥狀比較嚴重,比如嘴唇、口周、耳朵、頸部出現大片紅斑,甚至有輕微水腫,就應該到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涂抹抗過敏藥物。一般不會產生嚴重不良后果。

李振魯說,兒童吃水果是“洗臉式”的,容易將漿汁沾到臉上和身上,再加上他們的皮膚較薄嫩、抵抗力差,因此患水果疹的幾率大大高于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