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囊胚培養成功主要反映了胚胎發育的潛能,相比卵裂期胚胎,囊胚培養經過更長時間的體外培養,實際上是一個二次篩選淘汰的過程。能夠形成囊胚的胚胎具有更高的發育潛能,而發育潛能差的胚胎則會被篩選淘汰掉。但是,也不是所有養囊成功的都是優質的健康囊胚,形成囊胚之后另外有胚胎分級標準。
  養囊成功后優質囊胚的評分標準參考
  在試管嬰兒技術中,囊胚培養(養囊)是提高胚胎著床率的關鍵環節。然而,一個常見誤區是“只有優質胚胎才能形成囊胚”,實際上,臨床數據顯示,部分質量一般的胚胎也可能成功發育為囊胚。另外,養囊成功的也不一定都是優質囊胚。囊胚評分是結合囊胚的分期以及囊胚的內細胞團和滋養層細胞的數量進行的。囊胚的發育分期是根據囊腔的大小來判斷的,分為1期、2期、3期、4期、5期和6期。
  1期和2期囊胚的囊腔較小,尚未擴展到整個囊胚,也稱為早期囊胚;
  3期囊胚為完全擴張囊胚,囊胚腔體積占據整個囊胚;
  4期囊胚的囊胚腔體積擴大,透明帶變薄;
  5期囊胚透明帶被突破,囊胚部分孵出;
  6期囊胚從透明帶完全孵出。
  根據內細胞團和滋養細胞層細胞數目由多到少,各分為A~C三級。優質囊胚是指3期及以上的(包括3期,4期,5期,6期),且內細胞團或滋養層細胞數量為中等以上(包括A,B兩個級別),比如3BB,4BB,4AA均為優質囊胚。
  養囊成功是否都是健康胚胎
  能夠培養到囊胚階段,對比那些停滯發育的胚胎,相對而言要更優質。但是“養成囊胚”并不是評判胚胎質量、健不健康的唯一標準。即使已經養成囊胚,胚胎染色體存在問題,也是不能進行移植。
  染色體是影響胚胎發育潛能的重要因素,染色體的數量及結構正常的胚胎會有更高的著床率和更低的流產率。僅僅通過觀察胚胎的“外形”選出的胚胎,并不代表它的染色體一定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