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語言發育與幼兒聽力發育緊密相連,聽力是否正常,語言發育測試就像一面“晴雨表”。必須先有聽力,再經過語言學習,小兒才能正常說話。

在0-30天這個階段,小兒在覺醒狀態下,聽到聲音后會轉動眼和頭去找聲源。聽到突然響聲后,兩臂會屈曲抱胸,前四肢會抖動,并做出眨眼動作。當聽到友善或熟悉的聲音時,小兒會停止哭泣,喜歡聽高音調和母親的聲音。

在2-3月這個階段,當大用語言引逗時,小兒能夠聽到并做出應答式回答,如哦、啊、唉等。當聽到柔和、悅耳的音樂時,小兒會面露笑容,并安靜地聽,而聽到刺耳的音樂時,全身會亂動,煩躁不安。這時,小兒已經能夠傾聽周圍的聲音,如說話聲、樂器聲,并聽到后會將頭轉向一側。

在4-5月這個階段,小兒在耳后大約15厘米的地方,用搖鈴能轉過頭向發聲方向去尋找聲源,這是測試幼兒聽力發育的重要表現,可以早期判斷小兒聽力是否正常。這時,小兒能夠分辨熟悉和不熟悉的聲音,聽到母親的聲音會特別高興,眼睛會朝著發出聲音的方向看。對憤怒的聲音,小兒會感到害怕,但對發聲的玩具卻很有興趣。

在6-7月這個階段,小兒已經能夠感知習慣語聲,如知道自己名字。能夠模仿聲音。當大叫小兒的名字時,聽見后會轉向呼叫并友好地微笑表示應答。

在8-9月這個階段,小兒能夠理解簡單的語言,可以逐漸根據聲音來調節、控制行動,逐步學會傾聽聲音,而不是立即尋找聲音的來源。逐漸能夠聽懂幾字,包括家里成員的稱呼。

在10-12月這個階段,小兒能夠隨著音樂擺動,并能尋找視野以外的聲音。能對簡單的語言做出反應,如爸爸、媽咪、自己的乳名等。聽到大的指令后能夠指出自己的五官,如眼睛、耳朵、嘴等。能夠和大一樣去判斷聲音的來源,并開始增強對詞語的感覺能力。

玩具是寶寶最好的伙伴,選擇的玩具不要音量過大,擺放時也要注意距離,強烈的聲音刺激容易震壞小兒的鼓膜,過長時間的噪音也會引起幼兒聽力發育異常,反而使小兒對語音差別的感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