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一位好爸爸:檢測與反思
家庭的好爸爸,壞爸爸,你是一個達標的爸爸嗎?在育兒教育的研究課題上,你可以做出適當的選擇嗎?表面的良好個人行為不一定真的能幫助寶寶,而表面的不講情面的行為反而可能是適當的教育方式。誰是誰非,小小的測試便知分曉。
第一題:進餐時間,寶寶已經專心致志用餐,但是客廳里的電視里傳來了寶寶最喜歡看的卡通片的開場曲。寶寶逐漸躁動不安了,可以說:人到餐桌,心在卡通片。碰到這樣的狀況,爸爸應當:A.索然無味,和寶寶一起看;B.立刻走過去把電視關閉;C.和寶寶講理,告知她寶寶身體第一,吃過飯可以一起看。
第二題:寶寶在餐桌前,把腳丫抬上桌椅表面。爸爸看到了,教育寶寶要有坐相,但寶寶不但不聽,還“威脅”爸爸:“你再那樣說我,我就不吃了!”碰到這樣的狀況,爸爸應當:A.高聲大吼,把寶寶嚇壞;B.平靜地跟寶寶講自己兒時受成年人教育的經歷,引導寶寶正確的坐姿;C.讓寶寶離開桌椅,自我反思。
第三題:在公園玩的時候,爸爸給寶寶買來一只充氣蝴蝶。但是行走的過程中,充氣蝴蝶不小心刮到樹枝,壞了。寶寶很失望,郁郁寡歡地離開了生態公園。碰到這樣的狀況,爸爸應當:A.到附近的超市買扎充氣蝴蝶的零配件,和寶寶一起協作,親手扎充氣蝴蝶;B.順從寶寶,專門為充氣蝴蝶再去一次生態公園;C.算了。
第四題:幼兒園要組織郊游活動,需要父母陪同。寶寶特別期待能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但爸爸工作很忙,郊游的時間不是雙休日,難以安排。碰到這樣的狀況,爸爸應當:A.工作重要,不休班,讓母親辛苦一點,一個人陪寶寶去參加;B.去不去都行;C.盡可能把份內工作提前做好,擠出一天的時間,一家三口一起去參加團體郊游。
上一篇:
泰國試管嬰兒技術的優勢在哪?影響試管成功率的因素有哪些
下一篇:
孕期鼻炎犯會影響胎兒嗎_d55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