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0W1n_妻子生下一對雙胞胎,竟然有一個不是丈夫親生的
一對雙胞胎,竟然有兩個爹?
這種概率比中彩票還低,但是電視劇都不敢這么編的狗血劇情,竟然真真切切地發生了。
如果給孩子報戶口時缺很多證件,戶籍管理部門會要求他做一個親子鑒定。近日,一名父親準備給雙胞胎孩子報戶口做鑒定時才發現,雖然兩個孩子的母親是同一個人,但是只有一個是自己的親生孩子。
“我做親子鑒定十七年了,這是我碰到的第二起雙胞胎不是同一個父親的案例。”親子鑒定師鄧亞軍說。
另外一起則是在幾年前,父親帶著龍鳳胎來找她做親子鑒定,他懷疑兩個孩子都不是自己的。結果出來之后,鄧亞軍安慰他:“很幸運,至少其中有一個孩子是你的。”
這種現象確實不多見,鄧亞軍解釋說,一般情況下,成年女性每個月就只會排一個卵子,但是她恰巧就排了兩個卵子。其次,母親還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同時跟兩個男人發生關系,才可能會生出同母不同父親的雙胞胎。“這幾率大概是百萬分之一,千萬分之一。”
網友的討論也十分火熱:
不過在醫學界,這種奇葩的事并不是個例,比如雙胞胎有兩個不同的父親國內國外都有過類似新聞:
據外媒報道,在2014年,有一對小夫妻在一個生育診所的幫助下做了試管嬰兒,但小寶寶的血型,跟爸爸媽媽的血型對不上。親子鑒定結果顯示,這個爸爸并不是小寶寶的親生父親,但是媽媽是。
在精確度更高的測試中,他們發現這個寶寶不是爸爸的親生孩子,而是叔叔的孩子。
詭異的是,爸爸一直都是獨生子。也就是說,這個關系是這樣的:
其實這是一種病癥,叫做“雙胎消失綜合征”。
在雙胎發育過程中,其中一個胎兒沒有正常發育,兩個胚胎相互競爭,優勝劣汰,較弱的胚胎競爭不過較強的那個,較弱的一個胎兒就死亡了。較強的胎兒仍正常發育且一天天長大,不斷擠壓已死亡胎兒的羊膜囊,且死胎的部分組織被吸收。
上文中的父親本身是一個嵌合體嬰兒,所以身上也就攜帶孩子生父“叔叔”的基因。
外媒還報道過一名叫做Taylor Muhl的模特。從出生時開始,Taylor的左側胸部和肚子上的皮膚,就是暗紅色,右側皮膚則是正常膚色。醫生檢查后發現,除了膚色之外,小Taylor的身體并無異常。等到長大之后,一次檢查確定她身上紅色的那部分,就是她的雙胞胎妹妹。Taylor擁有兩套DNA,兩套免疫系統,一套屬于她,另一套屬于她妹妹。
絕大部分嵌合體人,身體外部都跟常人無異,或者只有小小的胎記。他們終其一生,可能都不知道自己身體里還藏著一個雙胞胎兄弟姐妹。
(來源:揚子晚報)
文 | 《財經》新媒體 劉芬
編輯 | 蔣詩舟
孩子是家庭的“掌上明珠”,隨著對分娩安全的愈加重視,孕期保障成了準媽媽們關心的焦點問題,定期體檢、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已成為常識。
但孕期存在的“萬一”風險不容忽視,為規避可能發生的資金困難等問題,一些人尋求保險手段為孕婦和新生兒提供保障,來報銷生育并發癥以及新生兒疾病產生的醫療花費。
由于懷孕后風險增加,相關保險產品的投保門檻隨之抬高。據悉,對孕婦而言,定期壽險的大部分產品不接受孕期投保,部分支持的產品限制保額;醫療險一般只接受懷孕28周以內的女性投保,不涵蓋因妊娠產生的醫療報銷費用;重疾險投保一般也要求投保人懷孕28周以內,無妊娠異常和妊娠并發癥;意外險可接受正常投保,對健康不做要求,但妊娠期間發生意外該險種不做賠付。對孕前購買相關商業保險的女性來說,一些常見的保險產品條款中妊娠、分娩等相關費用在理賠時也被免責。
除了以上商業保險,社保中的生育險、高端醫療險、公司團體保險亦可有所保障,但有著相應限制條件。
其中,社保的生育險福利不僅有生育津貼,還有產前檢查和分娩報銷,全職媽媽可使用丈夫的社保報銷生育醫療費;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要求生育險需連續買滿12個月,寶寶出生的18個月之內報銷,同時報銷時需在保,分娩期外治療生育并發癥的費用不予報銷。高端醫療保險可報銷普通醫療險不能報銷的部分相關費用,私立醫院、國外也可使用,但價格較高,有的產品需要6個月等待期過后才可保障;團體保險方面,僅有部分公司提供該福利。

鑒于社保生育險和普通商業保險責任中一般都不包括妊娠、分娩、產前產后發生的并發癥等,一些準媽媽著眼于專屬保險,把孕婦作為第一保險人,寶寶作為第二保險人。目前市面上有哪些母嬰類保險產品,保額是多少,投保人需要注意什么,試管嬰兒是否在保障范圍內等問題,本文一一解答。
母嬰險產品各有側重
《財經》新媒體查閱多家保險公司的產品目錄發現,幾年前盛行的母嬰保險如今已較為少見,部分產品還明確表示“已停售”。有客服稱,“目前僅辦理已售產品的售后服務,后期產品是否會上架暫未接到通知”。
據悉,孕期媽媽的風險主要有難產、產后大出血、羊水血塞、子宮破裂、妊娠并發癥甚至身故,胎兒的風險主要有早產兒、新生兒肺炎、病理性黃疸、新生兒并發癥、先天畸形和身故。有行業人士分析,此前很多母嬰類保險的保障條款無法打動準媽,比如主要保障范圍是妊娠疾病和新生兒先天畸形,寶媽們更關注的是寶寶早產、難產之后產生的醫療費用,但很少有保險包括這些。
目前市場上出現的專屬保險產品的保障內容較早期有所調整,不同公司的產品在投保要求、保障范圍、保險金額、等待期等方面亦有所差異。對比幾款熱銷的產品后不難發現,在售的幾款保險起步價較低,年齡越大保費可能越高,整體價格基本在千元以內,采取一次性繳費的投保方式,保障期一年。投保年齡大多在20至45周歲之間,一般要求被保險人懷孕28周前投保,還設有等待期。
《財經》新媒體整理
保障范圍和賠付方面,產品對于大人意外身故及殘疾、意外終止妊娠方面保障較多。其中安聯保險的小幸孕、華安保險的母嬰意外險、人保財險的母嬰安心保險對意外身故的保險金均為10萬元,若意外殘疾根據程度不同保障金不同。產品對于主動流產及引產均不擔責,對意外終止妊娠的保險金數額較少,安聯保險的小幸孕補償500元,華安保險的母嬰意外險補償2000元,愛心人壽的好孕媽媽特定疾病保險稱返還已交保費。
在大人和寶寶的其他醫療保障方面,各產品各有側重。安聯保險的小幸孕提供難產津貼,妊娠疾病和身故保障金,新生兒先天性畸形疾病津貼和手術補償費;華安保險的母嬰意外險提供新生兒并發癥及損失保險金;人保母嬰安心保險同時保障大人和新生兒并發癥;愛心人壽的好孕媽媽特定疾病保險補償妊娠疾病、身故保障金和新生兒重癥住院和手術醫療保障金。
談及對母嬰保險的看法,一位寶媽對《財經》新媒體表示,“分娩前會多次體檢,如果患有嚴重的妊娠疾病或查出寶寶有先天畸形,醫生會建議終止妊娠,相關條款的意義感覺不大。有的情況保障金額較少,大人和小孩的并發癥相關保障感覺會有用,但具體理賠情況如何還得仔細研究條款。”
事實上,相關產品的保險條款對免責內容也有較多要求。比如,死胎、分娩前已發現的胎兒本身存在的嚴重疾病或缺陷而造成的后果;被保險人原有殘疾或疾病的自然轉歸,治療無效及并發癥;因引產導致的連帶被保險人身故、并發癥;出于治療目的醫療行為必須造成的損傷且未在《給付表》中載明的障礙等不在保障范圍內。
試管嬰兒能否承保?
值得一提的是,試管嬰兒是否適用母嬰保險產品,孕婦也需提前了解。
北大醫院生殖與遺傳醫療中心徐陽教授曾介紹,在超速排卵周期,最主要的風險是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患者會出現雙側卵巢增大、腹水、胸水,嚴重時會出現少尿血栓、多臟器的功能衰竭,更嚴重時威脅生命。取卵時可能出現損傷、出血、感染等并發癥,感染嚴重會出現盆腔膿腫,接受移植后可能出現一些異常的妊娠結局,甚至還會出現高危妊娠。
據《三湘都市報》報道,2019年,劉女士在懷孕4個月時花了365元買了一份母嬰保險。寶寶出生后被診斷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并做了手術,保險公司卻以寶寶是試管嬰兒為由拒賠。法院認為,保險公司提供的電子投保單和保險條款上均沒有提到正常妊娠具體指何種方式,正常情況下胎兒都是在子宮中生長發育,只有宮外孕等特殊情形才被稱為異位妊娠,該案中的正常妊娠應采用通常的解釋,最終判決保險公司支付保險理賠款1萬元。
《財經》新媒體從客服處了解到,人保母嬰安心保險支持試管嬰兒承保,安聯保險的小幸孕和華安保險的母嬰意外險不支持試管嬰兒承保。愛心人壽好孕媽媽特定疾病保險的銷售人員也稱,“被保險人采用或計劃采用輔助生殖技術(包括人工授精、試管嬰兒、配子輸卵管內移植及受精卵輸卵管植入等)懷孕的,不屬于該產品的保險責任范圍。”
另一方面,試管嬰兒屬于自費項目,目前在全國范圍內醫保均不能報銷,費用相對較高,一般在3-5萬元,有的更高。如果過程中出現相應并發癥,試管嬰兒家庭資金壓力會更大。
2月27日,民盟中央公布的《關于構建國家生殖安全體系的提案》便關注了這一問題,建議“可以把生殖健康服務中的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報銷范圍,或將基本的輔助生育費用納入生育保險范疇,或通過財政補貼降低試管嬰兒費用。”
去年全國“兩會”上,安徽代表團人大代表張宏妹就曾提出“將輔助生育診療費用納入醫保的建議”。國家醫保局去年9月22日做出答復稱:“從現階段醫保制度整體發展狀況、群眾疾病治療需求以及醫療保險基金籌資水平和抗風險能力來看,當前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主要還是立足于為群眾提供基本疾病治療保障,著力滿足群眾基本醫療需求。目前尚不具備將輔助生殖技術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的條件”。
《財經》新媒體注意到,針對試管嬰兒,一些保險公司也推出專享保險,涵蓋在醫療機構接受診療周期內的所有費用和并發癥保險費用,其中輔助生殖并發癥包括了重度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卵巢扭轉,異位妊娠,盆腔膿腫等。除了針對并發癥,還有保險公司推出試管嬰兒助孕保險,稱“成功了得娃,不成功得賠償”。
不過,試管嬰兒相關保險產品的價格也較高,多在萬元以上。比如,橄欖枝健康推出的試管嬰兒促孕保險包賠套餐金額在23888-28888元之間。沈陽菁華醫院官微在3月發布的文章顯示,渤海保險推出兩版“幸孕保”試管嬰兒保險套餐,低齡版(20-37周歲)的保費金額為9800元,高齡版(38-43周歲)的保費金額達14800元。另外,投保條件也有較多要求,投保前需仔細了解。
孕婦買保險需注意什么?
蝸牛保險于5月6日發布的《互聯網“保媽”畫像報告》顯示,將掌握家庭保險決策大權的寶媽群體定義為“保媽”,超7成家庭的保險由保媽全權負責。完全健康的保媽僅1.3%,因身體問題無法投保的比例高達17.8%。93.1%的人在投保母嬰險時,會為自己投保意外險或壽險。88.9%的二胎保媽,會在分娩前為大寶提前配置好保險。
那么,對于想要買“安心”的準媽而言,整體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多位保險業內人士認為,很多險種都是組合化,市場沒有細分到單獨為孕婦發展出一個非常成熟的險種,在生育險的社會保障下對大部分人已經夠用,母嬰險只起到補充作用。若確定想投保,盡量安排在懷孕28周前,否則易被拒保。準媽媽可以根據家庭經濟情況,選擇合適自己的保障和保費,避免資金浪費。
對于希望在國外分娩或者希望在私立醫院分娩的人來說,社保能報銷的費用遠不能滿足要求,經濟條件寬裕的可投保高端醫療保險,生育時可以享受高端醫療和高額津貼,保障范圍較為全面。不過一些高端醫療保險對被保險人的年齡、居住地時間也有要求,不同產品對于順產、剖宮產、產檢等具體的福利保障內容及費用也有不同。
有人士認為,年輕女性應先考慮帶有醫療、意外、身故保障的保險類產品,提前了解產品中可以對生育相關費用報銷的部分;年齡較大的女性應增加重疾險,因為高齡產婦容易因懷孕而引起較嚴重的并發癥。此外,準媽們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家族病史等選擇適合自己的險種,詳細閱讀母嬰險產品保障內容,重點看保障病種和保障時間。
對于想要購買試管嬰兒相關保險的家庭,還要充分了解備孕女性的身體狀況,考慮自身的經濟條件、所匹配醫院的技術水平、投保保險公司的規模等因素,不盲從購保。
上一篇:
胰交搭跨越惡性腫瘤基因檢測要多少時間
下一篇:
春節時節,合理控制飲食預防腸胃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