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基因檢測有用嗎

肺癌患者有必要做基因檢測嗎

樓主,患者現在病情到什么程度?基因檢測也要看你做什么項目,如果是未確診的高危人群,可以做中生健康的超早期腫瘤篩查基因檢測,一次性篩查28種常見腫瘤,提前3~5年預警癌癥風險;如果已經確診,那就做個性化精準用藥基因檢測,根據檢測結果準確判斷患者對藥物的反應,采取最有效的資料方法!在精準醫療落地之前,腫瘤用藥的無效率達75%,如果不做精準用藥基因檢測,可能會耽誤患者的治療。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并采 納~

癌癥患者為什么要做基因檢測?有這個必要嗎?

癌癥治療的現狀基本是四分天下:手術(外科和介入科)、化療、放療和免疫治療。手術能夠切除掉的小腫瘤,可以算是“根治”。但是即使根治了的癌癥患者,依然有部分會出現復發的情況。而且很多腫瘤只能進行部分切除,無法保證不會復發。因此對于很多手術后的患者,經常也推薦使用藥物治療一段時間或者終身服用,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化療”。而對于那些無法手術的患者,則除了放療外,就只能考慮化療或免疫治療了。不同的患者個體、不同的腫瘤,對于各種化療藥和免疫靶向藥物的敏感性均不相同。很多患者按照既往經驗或診療指南用上了非常昂貴的化療藥或靶向藥,但是腫瘤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這種情況非常多,那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那么,除了按照經驗來選擇藥物,還有什么辦法能預先判斷出每個患者,或者說每個腫瘤適合用的藥物呢?基因檢測就是為了最大限度的增加每個患者對藥物選擇的正確性。選藥前,先檢測患者的基因,看患者體內是否存在已報道的藥物靶點基因。如果存在靶點基因,那么患者對藥物敏感的可能性就會大幅度的提高。比如,我們知道,肝癌對化療和放療都不怎么敏感,選擇化療藥和免疫靶向藥物非常困難。有的患者通過基因檢測,發現他對一種抗肺癌的藥物敏感。隨即便購買并使用了這種抗肺癌的藥物,并獲得了理想的治療效果。而有的肝癌患者,檢測后發現對指南唯一推薦的肝癌治療藥(索拉菲尼)不敏感,而對其他藥物敏感。患者及時選擇了別的抗癌藥物,省去了嘗試索拉菲尼的十幾萬的治療費用。當然,基因檢測也不是萬能的,但它還是可以大幅提高很多患者的用藥效率的。另外,基因檢測還可以測出腫瘤的遺傳性,看其是否容易遺傳給下一代。還可以檢測出一些基因突變位點,可以為腫瘤的惡性程度和患者的復發、生存期做出判斷。基因檢測所需要的樣本很簡單,只需要10-20ml血液即可。有些追求更高端的更復雜的檢測項目會要求取腫瘤組織,這就需要介入科穿刺活檢,或者外科切除的同時取組織了。但大部分基因檢測只要血液即可。

肺癌易感基因檢測的重要性有哪些

理論意義有一點,實際意義不大。真正的基因檢測一個點位要幾千元,癌癥的種類多,要全檢測一遍的話,費用相當高。現在一些所謂的基因檢測并不是真正的基因檢測,是通過一些生理指標的檢測,打了基因檢測的旗號。基因是生來就有的,只要出生了,檢測出來也只有優生的意義,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改變基因,號稱可以通過檢測出癌癥基因來預防癌癥只是一種盈利的方式而已。關鍵是目前普通百姓不了解基因技術是什么,只知道是高科技。真正的基因檢測一個點位要數千元。現在很多所謂的基因公司并不是做基因檢測,而是通過一些生理指標反推可能是什么基因有問題,費用就低了。如果基因知識普及了,會是另一種情況。就像以前的炒納米概念一樣,曾經滲透到衣食住行各方面,現在沒什么消息了。基因是一生不變的,任何藥物不可以改變基因。前段時間剛參觀了一家基因工程公司,就這個問題專門請教過專家,回答是肯定的:NO(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