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口經濟學家、攜程集團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接受《有識》欄目“人口十問”系列訪談。

  據中華網報道,梁建章認為國內已有多個地方政府先后出臺育兒補貼政策,但相對于高昂的育兒成本來說,仍遠遠不夠,未來中國的基建和工廠的建設需求趨于飽和,所以完全有能力從超額的用于固定資產的投資,拿出一部分來補貼生育。

  梁建章表示,2022年中國GDP達到121萬億元,如果拿出GDP的2%來補貼生育,約相當于2.4萬億元。按照平均每孩每月補貼1500元計算,即平均每孩每年補貼1.8萬元。如果每年出生人口1000萬,那么補貼當年出生人口需1800億元。

  對于中日韓等東亞國家普遍陷入人口負增長的問題,梁建章總結認為,東亞文化更注重對孩子的教育投入,東亞三國都是出了名的內卷嚴重,內卷程度是生育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據世界銀行和OECD的數據,中國學生平均每周學習的時間比發達國家多了十幾個小時,幾乎是世界上最長的。

image.png

  中國低生育率的主要影響因素

  低生育水平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結果,生育水平的高低既受政策因素的影響,也受經濟、社會、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后者的影響力在逐步增強。

  隨著消費升級,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生養小孩的花銷越來越大,一個家庭需要承受的經濟壓力逐漸增加。不僅如此,生小孩之后還有更大的難題就是選擇照顧小孩的人選。面對如今夫妻雙方都有工作的常態化社會現象,照顧小孩的任務大多都落在家里老人的身上,然而老人的體力個經歷也是有限的,請保姆的風險較大;再加上當代年輕人不愿意犧牲自己的時間和經歷,像上一輩父母的“無私奉獻”精神已經不被80、90后倡導,這些現狀都在“勸退”當代的年輕人生育下一代。

  “十四五”提出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

  隨著各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尤其是工業化、現代化帶來的人口生育觀念轉變等方面的影響,低生育已經成為大多數發達國家都普遍面臨的問題,也將成為我國面臨的現實問題。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有關調查,我國育齡婦女的生育意愿子女數為1.8,只要做好相應的支持措施,實際存在的生育潛力就能發揮出來。

  我國“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推動生育政策與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釋放生育政策潛力。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到,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高人口素質。

  廣東省政府參事室特約研究員董玉整指出,生育一孩是保持人口可持續增長的基本盤,對全社會生育水平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政府應該采取措施鼓勵一孩生育,以此鞏固一孩生育的基本盤。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