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的嘔吐是許多常見疾病的表現,雖然大多數情況下孩子可以自行恢復,但作為家長,我們仍然需要了解嘔吐的原因,并采取適當的護理措施。新生兒嘔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喂養不良:由于喂養不當,如喂養的奶量過多、過猛,或者嬰兒在吞咽奶后立即平臥或翻動過劇,都可能導致嬰兒嘔吐。此外,如果嬰兒口腔和咽部過小,或者牛奶太燙太冷,都可能引發嬰兒嘔吐。

2、咽下羊水:嬰兒在分娩過程中,可能會吞入過多的羊水、產道分泌物、血液等,導致嘔吐。這種嘔吐通常在嬰兒出生后尚未進食時開始,吐出物為泡沫粘液,有時還可能帶有棕紅血樣粘液。

3、藥物反應:嬰兒在生病期間,服用金霉素、紅霉素等藥物,或者服用含有磺胺藥、四環素、紅霉素的乳汁,都可能導致嘔吐。

4、新生兒的胃腸結構:新生兒的胃呈水平位,食物不能容納過多;賁門松弛,容易被胃內容物沖開使胃內容物反流至食道;幽門肌肉發達,受胃內容物刺激時易發生收縮,痙攣,使食物反流。

針對新生兒嘔吐的護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1、合理細心喂養:包括指導母親正確的喂奶姿勢,避免哭鬧時喂奶,過量吞入空氣,以及每次喂奶后將頭抬高片刻,輕輕拍擊背部排除胃內氣體。

2、提倡抱起喂奶:對于必須臥位哺乳的寶寶,每次哺乳前用溫開水擦洗乳頭,并用四指托起乳房,拇指置于乳頭上乳暈處,減慢乳汁的流出。對于人工喂養的媽媽,每次哺乳前用開水泡洗奶具,乳頭孔不要過大。

3、洗胃、灌腸:對于新生兒咽下綜合癥,可以采用1%碳酸氫鈉液或生理鹽水洗胃,以清除腸道內的剩余物。對于胎糞性梗阻引起的嘔吐,可以采用溫生理鹽水或1%肥皂水30~50ml加溫后灌腸,以排出胎糞。

以上就是關于新生兒嘔吐的一些常見原因和護理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