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學會說話的孩子,由于急于表達,可能會頻繁重復某個詞,如果家長不及時糾正,可能導致口吃現象。孩子學說話時是否都會有口吃期?事實上,在2-3歲的階段,孩子會經歷短暫的“口吃期”,這是成長過程中的正?,F象。這主要是因為孩子的思維和語言發展不對稱。一方面,孩子在學會走路后,社會接觸擴大,思維發展迅速,自我意識增強,有強烈的表達欲望。另一方面,孩子的語言發展尚未成熟,詞匯量有限,表達能力有限,導致在自我表達時,無法找到合適的詞語,或選擇詞語的速度較慢,出現口吃現象。

專家指出,5%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短暫的“口吃期”。然而,隨著孩子的成熟和家長正確引導,孩子最終會恢復流暢的語言表達。那么,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的口吃呢?

1. 輕松地進行語言訓練??诔灾饕怯捎谡Z言發展緩慢造成的,家長可以進行一些語言訓練。例如,家長可以找到有趣的順口溜,一邊做動作一邊教給孩子,讓孩子感到說順口溜的快樂?;蛘哌x一些圖片色彩豐富的圖書,給孩子講故事的同時,問孩子一些簡單的問題,并鼓勵孩子復述句子。在玩耍時,家長可以假裝向孩子請教問題。但需要注意的是,家長的情緒一定要保持開心、輕松,并適時給予孩子表揚。

2. 采用緩慢對話法。當孩子與家長交談時,讓他慢慢講,特別是開頭第一句,甚至頭一個字,更要慢而再慢。家長應極耐心地傾聽,不要急于插話,不要用插話代替孩子要說的話。在孩子說完話時,過一兩秒,家長再做反應,用慢節奏回答孩子,并盡量用孩子剛才用過的詞語。在家長與孩子這樣有意識地對話時,最重要的是要盡量表現出對他們的愛。

3. 給予心理治療。家長應為口吃的孩子創造一個愉快安定的環境,消除他們的思想負擔,減少口吃。當孩子有口吃時,不要模仿、嘲笑孩子,不要使周圍人過分注意孩子的口吃缺陷,不能表現出急躁情緒和粗暴地中斷孩子的講話。家長應多給予安慰和鼓勵,指導孩子說話時放慢速度,降低音量,從容不迫地講,引導孩子樹立克服口吃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