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體檢全面解析:優生優育從出生開始
在正常情況下,新生兒應在1-2周時進行一次檢查;6月齡以內的嬰兒則每月需要檢查一次;6月齡以上、1歲以下的嬰兒每兩個月需要檢查一次;1-3歲的幼兒則每半年需要檢查一次;3-18歲的兒童每年需要檢查一次。兒童體檢的重點在于監測他們的生長發育情況,及時發現體格和智力發育的異常。兒童體檢有幾個特有的項目,如鉛含量、微量元素、骨齡、智力水平、聽力檢測等。其中,微量元素中的鉛是人體唯一不需要的微量元素,它會影響智力和骨骼發育,導致消化不良、貧血,破壞腎功能和免疫功能等。即使人體內只有0.01微克鉛的存在,也會對健康造成損害;鐵、銅是促進發育、增強抵抗力的必需元素,能預防和治療缺鐵性貧血。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年輕的父母總是憑經驗、憑肉眼觀察來判斷孩子是否健康,他們認為只要孩子歡蹦亂跳就沒有問題,但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據調查,貧血的孩子往往比同齡正常孩子矮2厘米至10厘米。鐵缺乏會降低免疫力,影響認知能力,造成行為怪異、多動;體內的鋅低于正常1/2水平的兒童有80%存在嚴重發育遲緩,孩子要想長高,鋅的含量很重要;鈣、鎂是一對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它們共同促進發育,鈣缺乏、高血鈣都會影響生長發育,甚至引起疾病,因此,鈣不能隨意補充,必須檢測后遵照醫囑補充。據國外最新資料顯示,偏頭痛與腦內鎂元素的缺乏有關;近視的孩子往往體內缺鉻,缺鉻也會影響免疫力。
骨齡測定主要是根據X光片分析來評判青少年的身高潛力和發展。據科學研究顯示,青少年出現骨齡發育提前趨勢,嚴重影響青少年的身高、體型。過去常說,二十三,躥一躥,但現在,有的孩子16歲就不再長個兒,飲食結構不合理,特別是一些孩子愛吃洋快餐和服用各種營養品,是孩子骨齡發育提前的主要原因。
體檢可以預防成人病很多成人的疾病其實都始于兒童期,如果從小孩時就開始注意,可以大大降低成年后的發病率。肥胖癥近年來,兒童肥胖癥發生率呈上升趨勢,引發小兒肥胖癥的原因比較復雜,有遺傳、環境、個人體質特點等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