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2024年“健康中國母親行動”宣傳月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活動期間,本報將從科學運動、合理膳食、心理平衡、健康體重、慢病防治、癌癥防治等方面普及健康知識,提升婦女健康素養,以婦女健康帶動家庭健康。
  女性和男性在鍛煉上存在什么樣的差異?不同年齡段的女性應該如何鍛煉?母親在傳承家庭運動文化中發揮著哪些作用……6月6日,本報記者采訪了首都體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尹軍,為女性如何科學運動答疑解惑。
  科普專家:尹軍
  首都體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
  女性和男性
  在鍛煉上的差異
  無論男性還是女性,堅持科學運動都能獲益良多,比如能促進生長發育,能消除身體多余的脂肪,能保持良好的皮膚狀態,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質疏松等疾病的發生。
  此外,堅持科學運動能夠令人輕松愉快,讓人由內而外散發自信的光芒。多參加集體運動,還能減少孤獨感和挫折感,培養社會適應能力,增加生活幸福感。

undefined

  男性和女性的身體構造存在顯著差異,這意味著兩者的健身方式和目標也有所不同。
  肌肉組成
  男性和女性的肌肉組成不同。男性的肌肉更多,而女性則更多地儲存脂肪。鍛煉時,男性更容易增加肌肉質量,而女性更容易在脂肪減少方面獲得好處。女性皮下脂肪較厚,在運動過程中尤其要注意下腹部的保暖。
  激素水平
  男性和女性的激素水平不同。男性體內的睪酮水平比女性高,這有助于增加肌肉質量和力量。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水平高,這可以促進脂肪儲存和維持骨密度,并有助于更快地從鍛煉中恢復。
  同時,女性一般慢肌纖維比例更高,鍛煉后休息時間更短,肌肉耐疲勞程度也更強,柔韌性更好。
  不同年齡段的
  女性如何鍛煉
  12-18歲
  (適合中等強度運動)
  這個年齡段屬于女性的發育生長期,也是身高和身型發育的黃金階段,需要特別重視骨骼的生長和骨密度,運動方式沒有太多禁忌,最適宜進行全方位的鍛煉,鼓勵參加跑步、游泳、球類等各種不同類型的運動,并養成良好的運動、飲食和作息習慣,積攢健康資本。
  18-30歲
  (適合中、高強度運動)
  此時女性身體發育已經成熟,屬于生活和事業發展期,同時,身體功能正處于鼎盛時期,是一個雕塑體型、運動塑身的絕佳階段,可選擇各類有氧運動增加體能,配合無氧力量訓練塑造身體線條。
  30-50歲
  (適合中、低強度運動)
  這時女性大多開始平衡家庭和生活,圍著父母和孩子轉,往往會忽略自己的身體狀況,運動能力也有所下降。這個年齡段與20歲時相比,骨骼肌的可訓練性下降了25%,但仍可以選擇低沖擊的訓練項目來增加身體的協調性,如游泳、瑜伽、快走、慢跑等運動,鍛煉關節的靈活性,緩解機體疲勞、避免骨質疏松。此外,在這個階段保持好身材和體能,也能很好地緩解來自各方面的心理壓力和焦慮情緒,對老年病的預防起到關鍵作用。
  50歲以上
  (根據自身運動能力進行運動)
  50歲以上的女性主要是保護身體的機能運行,以健康為主。這個年齡段女性的各項功能逐漸衰退,體內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也將逐漸減少,常會出現情緒激動和煩躁,體力、精力和適應力都會降低。更加適宜參加群體性項目,多交流,緩解煩躁情緒。可適當增加力量訓練,如器械訓練、啞鈴等,防止肌肉萎縮,減緩骨流失速度。

undefined

  肌肉放松
  和防止運動損傷
  現代女性在職場和家庭中都擔負著重要責任。很多工作需要長期坐在電腦前,全身肌肉和骨骼得不到放松,容易傷害到身體健康。同時,運動安全對女性健康也非常重要。
  如何放松和釋放身體壓力
  長期伏案工作、久坐不動的女性人群,是頸腰椎疾病的高危人群,因為人如果長時間保持同一種姿勢,很容易因肌肉僵持、疲勞而引發頸椎疼痛。因此,在工作間隙、下班后或上班路上多創造條件讓自己走路,走路的時候要做到全身放松,甩開胳膊大步走,讓身體壓力釋放一下。回到家后,可以使用泡沫軸松解自己的肌肉進行放松。
  注意運動安全避免受傷
  特別注意保護膝蓋
  這一點和女性獨特的身體結構與激素變動有關系,雌性激素水平高會讓女性膝蓋的韌帶耐受力減弱,因此,女性要注重腿部訓練和奔跑姿勢,盡量增大腳掌落地時屈膝的角度。
  選擇適合的運動裝備
  一定要選擇舒適且適合自己的運動裝備,這樣能有效減少運動過程中的損傷。在運動前要做好熱身準備工作,充分活動身體的各個關節。
  選擇適宜的運動場地
  戶外鍛煉宜在地勢較為平坦、空氣清新的地方,室內進行鍛煉時注意通風、光線適宜、避免雜物。
  發揮母親在
  家庭運動文化中的
  引領作用
  家庭中,母親起到中流砥柱般的作用,她可以帶動一個家庭的發展,塑造家庭的風氣,她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往往要比父親大得多。

undefined

  母親提高健康素養,堅持科學運動,是一個家風的塑造過程,有助于家庭成員的身體健康。其他家庭成員養成科學運動的習慣后,也會反作用于母親堅持鍛煉。運動是需要氛圍的,氛圍則需要每位家庭成員的共同營造。
  試想,如果家里面的某位家人身體出現了問題,那么其他家庭成員就沒辦法全身心工作或者生活。一個健康的家庭不僅是對個體有益,實際上對整個家庭的發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建議每個家庭中都設置一片健身區域,地方不一定很大,可以擺放一些常見的小型器材,像懸梁、啞鈴、瑜伽墊、泡沫軸等,一家人可以一起進行親子比賽,也可以讓孩子在家里練習學校學習的運動動作等。
  除了在室內進行運動,還可以一家人一起散步、跳繩、踢毽子……這樣對于提升家庭和睦也起到積極作用。
  通常來說,文化是需要傳遞的,家庭與家庭之間也可以多交流,許多家庭一起進行運動,從個人到家庭,從家庭到鄰居,從鄰居到社區……全民健康意識都能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