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寶寶的健康,我們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精心呵護他們,同時在季節交替之際實行“春捂秋凍”。此外,提高寶寶的免疫力也非常重要。母乳喂養對寶寶來說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它不僅營養均衡全面,易于吸收,還含有豐富的乳鐵蛋白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IgA)等免疫物質,能增強嬰兒機體的免疫力及抗病能力,有效地保護寶寶免受病毒入侵而生病。母乳可以說是守護寶寶健康的第一道免疫防線,因此,媽媽給寶寶哺喂母乳的時間越長越好。

均衡膳食是寶寶免疫系統的基礎。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元素,同時也是構成白血球和抗體的主要成分。當蛋白質攝取不足時,寶寶的免疫機能就會下降。因此,要讓寶寶多吃一些肉、魚、蛋、奶和豆制品。此外,粗糧(顏色深紅、黑色的更佳)、薯類(如山藥、紅薯、芋頭)、水果和蔬菜的攝入也必不可少,尤其是富含維生素A(如深綠色蔬菜、南瓜、胡蘿卜、蘆筍等)、維生素C(如綠菜花、黃瓜、青椒、藍莓、草莓、奇異果、橙子等)、維生素B族(如芝麻、燕麥、豆類等)、多糖類(如香菇、木耳、銀耳等)和多酚類(藕、芹菜、石榴、蘋果等)的物質,都有助提高免疫力,可以讓寶寶適量多吃。

其次,讓寶寶食用富含有益乳酸菌的酸奶、增加益生菌的食物纖維和乳糖,來調節腸道環境,幫助提高腸道抵御外敵的能力。特別是在寶寶消化不良、腸胃不適、牛奶不耐受、急慢性腹瀉、大便干燥時,或者是生病服用了抗生素后,都可以適量補充益生菌。

對于免疫力低下、愛生病的小寶寶,還可以適當補充牛初乳。入秋之后,天氣越來越干燥,寶寶容易內生燥熱,引起流鼻血、咽喉發炎、便秘等“秋躁癥”,家長一定要讓寶寶多喝水、吃水果,并配合服用一些潤燥滋陰的食材,如百合、銀耳、蒸水梨、蘿卜等,來進行秋季的調養。

規律的生活作息對寶寶的健康非常重要,照顧者要根據寶寶自身的氣質,幫助他建立起合適的生活規律,使得寶寶一天生活的主要內容包括飲食、睡眠和游戲,都可以安排得井然有序,尤其是寶寶的睡眠一定要充足。研究顯示,夜晚10點至凌晨2點,是人體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候,所以寶寶要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另外,3歲前的寶寶每天最好能睡個午覺,時間控制在2小時以內,以幫助寶寶更好地補充體力。

有些家長很怕寶寶生病,只要稍微有點感冒發熱,就給寶寶喂藥,甚至主動要求醫生打點滴,然后癥狀一輕又立即停藥。其實,不得病的寶寶永遠沒有免疫力。對于像感冒這樣的小病,如果沒有合并癥,嚴格說來是不必用藥的,照顧者只需要密切觀察就行。寶寶依靠自身的抵抗力趕走了入侵的“敵人”,那當下次再遇到同樣的“敵人”時,訓練有素的免疫細胞就會產生有針對性的免疫力,從而保護寶寶免受疾病侵擾。

所以,我國有民諺說:“小病不斷,大病不犯。”要提醒家長們的是,千萬不要給寶寶濫用抗生素。它不僅會使身體產生耐藥性,而且它在殺死病原菌的同時,也會大量殺抑體內的有益菌群(包括免疫菌),使腸道菌群的生態平衡被破壞,導致免疫力下降。

按時免疫接種是一種經濟、有效、簡便的抗疾病方法。疫苗能使寶寶的體內產生抗體,而這些抗體可以有效地對抗特定的傳染病毒,或使它們的危險性降到最小。因此,照顧者一定要了解清楚我國現行規定的免疫接種計劃,不折不扣地完成其中的一類免疫接種;對于二類疫苗,您可以視實際情況有選擇地接種。

寶寶是天生的觀察員,他很小就能從音調、表情和動作感受到大人的情緒及對寶寶的感情。如果照顧者經常溫柔地撫摸寶寶,對著寶寶微笑和跟寶寶輕輕說話,他會感到無比安心和放松,這無疑是寶寶最好的免疫。所以,當寶寶感到緊張不安、哭鬧不止時,媽媽可以試著給寶寶做10分鐘的按摩,它會讓寶寶慢慢放松下來,盡快入眠。更重要的是,撫摸通過對皮膚的刺激,使體內神經傳遞物質及荷爾蒙分泌更加順暢,同時還可以活化寶寶的淋巴組織,從而提升寶寶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