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布疹是嬰兒常見的皮膚問題,其成因繁多。寶寶為何會出現(xiàn)尿布疹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 潮濕:即使是吸收性最強的尿褲,也會使一些尿液停留在嬰兒嬌嫩的皮膚上。當寶寶的尿液和糞便中的細菌結(jié)合在一起,它們會分解,形成帶有刺激性的氨。如果寶寶裹臟尿片的時間過長,很容易引發(fā)尿布疹。但對于敏感性皮膚的寶寶來說,即使父母經(jīng)常為他換尿布,他仍有可能長尿布疹。

2. 摩擦或?qū)瘜W物質(zhì)敏感:寶寶出尿布疹也可能是因為尿布摩擦他的皮膚。特別是當寶寶對一次性紙尿褲所用的芳香劑或清洗棉質(zhì)尿布的洗滌劑等化學物質(zhì)非常敏感時。此外,也有可能是由于父母給寶寶用的護膚乳液或爽身粉不適合寶寶嬌嫩的皮膚。

3. 新食物:當寶寶開始添加輔食,或嘗試一種新食品時,長尿布疹是很普遍的現(xiàn)象。任何新的食物都會使寶寶糞便的成分發(fā)生變化,也會增加寶寶的排便。如果寶寶是母乳喂養(yǎng)的,他的皮膚甚至會對媽媽吃的某些東西產(chǎn)生反應。

4. 感染:寶寶裹著尿布的區(qū)域溫暖而潮濕,正好適合細菌和霉菌生長。因此,細菌或霉菌感染很容易在那里出現(xiàn),并導致尿布疹。特別是在寶寶皮膚開裂或有褶皺的部位。

5. 其他原因:在進行抗生素治療的寶寶(或母乳喂養(yǎng),但媽媽在進行抗生素治療的寶寶)有時會發(fā)生霉菌感染。因為抗生素在消滅有害細菌的同時,也會清除一些能夠抑制霉菌生長的有益菌。此外,抗生素還可能導致腹瀉,從而促使尿布疹的發(fā)生。鵝口瘡(真菌性口炎)是一種口腔霉菌感染。有些得了鵝口瘡的寶寶也會在他們的尿布區(qū)域發(fā)生霉菌感染。

寶寶尿布疹的處理方法如下:

對于男寶寶,清洗方案如下:

1. 解開:讓寶寶平躺在床上,解開紙尿褲的搭襻。男寶寶常常在此時開始撒尿,因此解開紙尿褲后,仍將尿布的前半片停留在陰莖處幾秒鐘,等他尿完。利用尿布濕的吸水性,兜住尿液,以免弄濕和污染床墊。

2. 擦拭:媽媽站在寶寶身體的右側(cè),先用左手抓住他的兩只腳踝向上拉起,一只手指夾在寶寶兩踝之間,以免因兩腿擠壓得過緊造成寶寶疼痛不適。媽媽再用右手翻開尿褲,用相對潔凈的紙尿褲內(nèi)面擦去肛門周圍殘余的糞便,將紙尿褲前后兩片折疊,暫時墊在小PP的下面。然后,放下寶寶的兩腳,用專門的濕巾紙或潔凈的溫濕毛巾擦洗屁屁。

3. 清洗:先擦洗小肚皮,直到臍部。再清潔大腿根部和外生殖器的皮膚褶皺,由里往外順著擦拭。先擦洗睪丸各處,包括陰莖下面,那里可能有尿漬或大便。清潔陰莖時,要順著離開寶寶身體的方向擦拭,不要把包皮往上推。在男寶寶半歲前都不必刻意清洗包皮,因為大約4歲左右包皮才和陰莖完全長在一起,過早地翻動柔嫩的包皮會傷害寶寶的生殖器。當清潔睪丸下面時,你用手指輕輕將睪丸往上托住。洗完前部,再舉起寶寶的雙腿,清潔肛門及屁股后部。

4. 護理:媽媽擦干雙手,用紙巾抹干寶寶的小PP。如果寶寶患有紅屁股,可以先讓他光著屁股踢一會兒腳,使小屁屁干透,并在肛門周圍、臀部涂抹一些護臀油膏。

對于女寶寶,清洗方案如下:

1. 解開:解開紙尿褲,擦去肛門周圍殘余的糞便,用濕巾紙或潔凈的溫濕毛巾擦洗小肚子各處,直至臍部。

2. 擦拭:用一塊干凈的濕巾擦洗寶寶大腿根部所有皮膚褶皺,由上向下、由內(nèi)向外擦。

3. 清洗:舉起寶寶的雙腿,并把你的一只手指置于她雙踝之間。接下來清潔其外陰部,注意由前往后擦洗,防止肛門內(nèi)的細菌進入陰道和尿道。然后用干凈的濕巾紙清潔肛門,然后是屁股及大腿,向里洗至肛門處。

4. 護理:媽媽擦干雙手,用紙巾抹干寶寶的小PP。如果寶寶患有紅屁股,可以先讓她光著屁股玩一會兒,使小屁屁干透,并在外陰部四周、陰唇及肛門,臀部等處擦上護臀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