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兩歲,喜歡打人,家長如何教育引導?
兩歲的寶寶開始學習并理解許多新事物,但其行為習慣也在不斷塑造。然而,他們有時會表現出攻擊性行為,例如打人。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寶寶在這個年齡階段,他們的行動能力和自我意識都在發展,他們在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時,攻擊性行為的發生概率也會增加。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如果父母沒有在寶寶初期出現攻擊行為時及時糾正,那么這種行為在寶寶成長到兩歲時,可能會變得司空見慣。
最常見的攻擊性行為,比如爭搶玩具導致的推人、打人、撓人、咬人等,其中打人是最為常見的。當寶寶出現這樣的行為時,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立刻將寶寶拉離現場,告訴他們“不可以”。如果寶寶因此哭鬧或者躺在地上打滾,我們應該立刻帶離現場,這樣可以幫助寶寶快速恢復平靜。
此時,父母們不要與寶寶大喊大叫,也不要試圖讓他們明白道理,更不能強迫他們向受害者道歉。等到寶寶情緒平復后,父母們可以再次耐心地與他們溝通。在與寶寶交流時,要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語氣,避免讓他們感覺到被教訓,不要讓他們產生抵觸和逆反的情緒。
此外,父母們可以嘗試啟發寶寶的共情能力,引導他們理解別人的感受,比如告訴他們“那個受傷的小朋友會疼”。父母們也可以采用“一問一答”的方式與寶寶進行交流,讓他們表達自己的情感,例如問他們是否因為急于玩玩具而打人,相信寶寶們并不會單純因為想打人而做出這樣的行為。
最后,父母們要在平時的育兒過程中,加強寶寶的秩序意識教育,讓他們學會輪流玩玩具或使用物品,以減少類似行為的發生。
上一篇:
北京私立機構試管助孕真的靠譜嗎?附正規合法私立試管機構名單
下一篇:
曾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