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內的寶寶應接種哪些疫苗及其注意事項(2018年更新版)
新手媽媽常常會在疫苗問題上感到困擾,不清楚寶寶需要接種哪些疫苗以及何時接種。今天,小編將帶領大家了解0-1歲寶寶需要接種哪些疫苗以及相關的注意事項。各種疫苗接種時間表如下:
1. 乙肝疫苗:出生時接種(第一次)、1個月齡接種(第二次)、2個月齡接種(第三次)。
2. 脊髓灰質炎疫苗:1個月齡接種(第一次)、2個月齡接種(第二次)、3個月齡接種(第二次)、4個月齡接種(第三次)、5個月齡接種(第三次)。
3. 百白破疫苗:1個月齡接種(第一次)、2個月齡接種(第二次)、3個月齡接種(第三次)。
4. A群流腦疫苗:6個月齡接種(第一次)、8個月齡接種(第一次)、9個月齡接種(第二次)。
新手父母需要根據疫苗接種計劃,定期帶寶寶去接種疫苗,切記不要錯過。還有一些疫苗不屬于計劃內疫苗,如水痘、流感、麻腮風、風疹、腮腺炎、肺炎等,這些疫苗需要收費,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是否接種。
各種疫苗的注意事項如下:
1. 卡介苗:患有結核病、急性傳染病、腎炎、心臟病、濕疹、免疫缺陷者或其他皮膚病的人不適合接種。接種后,大約一個月后會出現紅腫現象,然后化膿、結痂、脫落,這是正常現象。
2. 脊灰疫苗:對牛乳及牛乳制品過敏的人禁止接種糖丸型疫苗,可接種液體疫苗。口服糖丸劑型時,前半小時內不宜給寶寶喂奶。吃糖丸時最好是凉開水送服,服完半小時內最好不要喝熱飲,切勿加在熱開水或熱食物中服用。如果服用后因吐奶或嘔吐等導致疫苗服用劑量不足的話,可重新補服。
3. 乙肝疫苗:發熱、患有肝炎、急性感染或其他急慢性嚴重疾病、過敏者禁止使用。使用時應充分搖勻,乙肝疫苗不能和麻疹疫苗同時接種。
4. 百白破疫苗:有癲癇、神經系統疾患及抽風史的人禁止使用。使用時必須搖勻,注射第一針后出現高熱、驚厥等異常情況時,不可再注射第二針。可能會引起局部硬結、發熱等副反應,一般2-3天內消失。
5. A群流腦疫苗:個別兒童接種后,局部會出現紅暈、輕微疼痛或低熱,大多數1-2天后自行恢復。
6. 乙腦疫苗:發熱及急性疾病、嚴重慢性病、腦及神經系統疾病、過敏性疾病、既往對抗生素、疫苗有過敏史的人不得接種。24小時內接種部位可能出現紅、腫、熱痛等現象,可早晚給寶寶熱敷一次。
7. 麻疹疫苗:患嚴重疾病、發熱或有過敏史(特別是雞蛋過敏)的人禁止接種。注射前不能空腹,注射后注意休息,2天內盡量避免洗澡。
在接種后,可能會出現局部反應和全身反應。局部反應:接種后當天局部出現紅腫熱痛,一般2-3天消退。全身反應:發燒:少數人在接種疫苗后8-12小時體溫升高,一般在38.5°以下;煩躁、易激惹、睡覺不踏實;食欲減退;腹瀉、嘔吐;皮疹;嗜睡。處理方式:對于以上反應,無論是局部或全身反應,一般無需特殊處理,注意休息,多飲水、保暖,防止繼發其他疾病,1-2天后這些反應就會自動消失。發燒38.5°C,不需服藥,物理降溫多飲水,注意休息即可。發燒38.5°C,可服用退燒藥,一般1-2天消退。全身反應較重,持續發熱數日服藥不退者,及時去醫院就診。
上一篇:
警惕帕金森病檢測,帕金森病程
下一篇:
NT值看那女_孕12周nt值看男女準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