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多大能自己吃飯?這三個信號表明寶寶想學吃飯
一直以來,我國的媽媽們總是習慣性地親自喂食孩子,總擔心孩子吃不好。然而,這對孩子來說實際上是很有益的。他們應該讓孩子自己學會如何練習吃飯,而不是過分地溺愛。那么,寶寶被喂食有什么壞處呢?孩子多大可以自己吃飯呢?接下來,我就來和大家聊聊孩子吃飯的問題。
孩子多大可以自己吃飯: 1、萌芽期:大約在10個月左右。嬰兒對餐具表現出興趣,喜歡玩餐具,喜歡在喂食時抓住成年人的餐具。這是訓練寶寶吃飯的好時機。 2、黃金期:大約在12—18個月。周歲后,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正在迅速發展,母親可以讓孩子嘗試吃。寶寶愛手抓飯,可能會把食物灑到媽媽身上,但這并不應該阻止孩子的行為,因為這正是他們學習自己吃飯的過程。 3、鞏固期:大約在2—3歲。2歲的嬰兒能夠自己吃飯,但更有可能在吃飯的時候有各種麻煩事出現。這時候父母不應該感到煩惱或過度遷就,應該告訴他們吃飯是他自己的事,并讓他們樹立自己的光榮的意識跟觀念。這樣,寶寶上幼兒園后,就不必擔心寶寶自己吃飯的問題了。
寶寶被喂食的壞處: 1、降低消化能力:喂飯的壞處有很多,其實喂飯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因為孩子吃飯本來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如果被動地消化,口腔里的唾液酶和胃的活性就會降低,長期下來營養的吸收就會變得很弱,即使吃很多的飯也很少被消化,孩子變得消瘦就不難理解了。 2、孩子養成依賴性:我們給孩子喂飯是擔心他們不會自己吃飯,其實我們大不必擔心,吃飯是在饑餓感產生之后的覓食行為,這是人的本能。到了適當的年齡就該讓他們學習自己吃飯,如果你的孩子到了六七歲仍然還喂飯,那他就可能會變得自己不會吃飯了,他會把吃飯當成一項枯燥的任務。 3、手操作協調性差:嬰兒期是寶寶的手協調能力逐漸發展和發展的時期,需要自己去完成吃飯的過程,體現寶寶運動平衡和手眼協調發展,為孩子以后的學習能力打基礎;喂養,會寶寶失學吃飯這個寶貴重要的動作平衡和手眼協調訓練的機會。
寶寶想學吃飯的3個信號: 1、寶寶喜歡擺弄餐具,喂飯的時候跟你搶勺子。 2、沒等你喂飯過去,寶寶會主動伸頭過來舔勺子里的飯。 3、喂飯的時候,寶寶喜歡用手抓一把飯,自己塞到嘴里。
所以,爸爸媽媽們要注意啦,當你看到寶寶吃飯時有這些舉動時,就可以讓小家伙學習獨立吃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