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孩子容易患上腸胃病的時候,作為家長,我們需要學會正確的護理和用藥方法,這樣孩子才能盡快康復。那么,具體該怎么做呢?下面,我將詳細為你介紹兒童腸胃病的用藥和護理原則。

首先,我們來談談兒童腸胃病的用藥原則。寶寶患上腸胃病,可能是由于喂養不當、受涼或者食用了不干凈的食物所引起的。發燒和腹瀉的次數以及是否脫水,都需要家長根據疾病的嚴重程度和起因來合理選擇藥物。如果家長自己難以判斷,應及時送孩子去醫院。

此外,我們還需要避免一些用藥誤區。有些家長過于擔心藥物的副作用,只給孩子喝酸奶或益生菌補充營養,或者給孩子貼一些非正規渠道購買的外用貼劑。這樣很容易錯過疾病初發的最佳治療期。

從用藥的安全性出發,除非醫生處方,我們盡量不給孩子使用抗生素。因為孩子的腸道菌群既含有致病菌也含有有益菌,是均衡可調節的。使用抗生素在殺滅致病菌的同時也會破壞有益菌,造成腸道菌群的紊亂。

建議我們給孩子選用一些中成藥,如王老吉保濟口服液。它藥效溫和、安全,口感微甜,孩子無需逼迫就可以服用。作為經典的百年驗方,保濟口服液具有消食開胃、止腹瀉的作用,可以溫和調理孩子的腸胃。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如何護理患了腸胃病的寶寶。對于胃腸型感冒,居家護理很重要。家長應注意保持室內的新鮮空氣,及時為寶寶增減衣服。如果寶寶服用退熱藥后出汗多,每次出汗后應及時將濕衣服換下,以免再次著涼,加重病情。

發熱期間,家長要多給寶寶喝水,食易消化食物,口味清淡為宜,忌食辛辣、冷飲、油膩、油炸食品。患病期間,寶貝的食欲減退是正常的,家長不要著急,更不可勉為其難強迫進食。應該讓孩子給胃腸道有一個休息時間,這樣會有利于身體盡快康復。

如果寶貝的舌苔發黃,嘴里有酸臭味,提示體內存有食火。家長一定要控制油膩食物,并可給寶貝服用化食丸、山楂丸,以清熱導滯。一旦寶貝嘔吐,家長不要慌亂,要讓寶貝取側臥位,對于較大的寶貝可采取俯臥位,這樣有利于嘔吐物流出,保持氣道通暢,避免嘔吐物吸入氣管,引起窒息危及生命。

發燒38.5℃以上或既往有高熱驚厥史的寶寶,一定要及時服用退熱藥,或采取物理降溫的措施,以防高熱驚風。家庭成員或托幼機構發生感冒,最好不要和孩子親密接觸。如果不能隔離,應佩戴口罩,以免傳染給孩子。

在疾病沒有徹底恢復之前,不要急于送孩子去幼兒園,以保護其他兒童。兒童腸胃病的護理和用藥都有很關鍵的作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