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進程不斷加速,許多年輕人面臨著工作和照顧家中老人的雙重負擔。他們必須在工作和陪伴老人之間進行艱難的權衡。這些年輕人不僅需要努力工作掙錢養(yǎng)家,還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陪伴老人看病掛號、照料生活。在此社會背景下,出現(xiàn)了一種新型的職業(yè)——陪診師

  滬上新興“臨時兒女”一職,從業(yè)者月入過萬!是幫誰盡了孝道?

  人社部在2020年發(fā)布的9個新職業(yè)中,“陪診師”榜上有名,陪診師的主要工作是陪伴老年人前往醫(yī)院就診,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他們可以幫助老年人掛號、排隊、取藥、繳費等,還可以在就診過程中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和心理支持。

image.png

  陪診師的出現(xiàn),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便捷和貼心的醫(yī)療服務,也緩解了年輕人工作家庭的雙重壓力。

  目前陪診師這個職業(yè)在各大城市悄然“興起”。不少陪診師在網上分享自己月入過萬的經歷,很多人以為做“老人陪診師”是一項輕松的工作,唯一內容就是陪客戶看病,無需任何專業(yè)背景或工作經驗,“零基礎也能入行”。

  在陪診師“80后”小李看來,月入過萬并非外界想象的那般簡單輕松,而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盡管小李的收入已過萬,但她每天需付出大量時間陪伴患者,甚至有時需要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和私人空間。

  在她的工作生涯中,曾有一位身患重病的老奶奶,由于年事已高,行動不便。小李主動與她結成“對子”,每次就醫(yī)都全程陪伴。為了更好地照顧老奶奶,小李還專門學習了相關醫(yī)療知識和技能。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老奶奶的病情逐漸好轉,每次見到小李都會露出感激的笑容 。

  除了這類需要長期陪伴的工作,小李還會承接一些突發(fā)的陪診任務。有一次,她在凌晨三點接到訂單,對方是一位年輕女性,自稱突然肚子疼得厲害。小李二話沒說便趕往約定地點,協(xié)助這位女性前往醫(yī)院就診。當醫(yī)生確診為急性闌尾炎需要手術時,小李忙前忙后地幫忙辦理各種手續(xù),直到這位女性的家人趕到醫(yī)院。

  在小李看來,月入過萬并非易事。她認為,這個職業(yè)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要求具備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更需懷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只有具備這些條件,才能在這個職業(yè)中獲得真正的成就和滿足。

  陪診師,這一新興職業(yè),猶如一條細膩的紐帶,巧妙地將老年人與醫(yī)院緊密連接在一起。它為老年人的醫(yī)療服務開辟了更為便捷、更為貼心的通道,讓老年人在就醫(yī)過程中感受到無盡的溫暖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