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消息,2021年末,全國人口達到141260萬人,比上年末僅增加48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萬人,人口出生率為7.52‰。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1年我國新增人口數量創下了1962年以來的新低。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就提高生育率積極建言獻策。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河南省委專職副主委、河南省腫瘤醫院副院長花亞偉的其中一份提案,便是就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提出建議。

▲花亞偉

花亞偉在提案中寫到,“生不出”也成為影響生育水平的重要原因。根據《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的調查結果,中國的不孕率從1997年的3.5%提高至2019年的16.4%,預計2023年將增至18.2%。即平均每7到8對夫妻中就有一對遭遇生育困境,且呈年輕化的趨勢。

針對這一現象,花亞偉在提案中建議,完善輔助生殖相關政策,這其中便包括對爭議已久的單身女性凍卵問題的探討。

緩解不孕不育患者“卵子緊缺”困境

花亞偉呼吁:年滿30歲的健康女性均可自愿取卵凍卵

“許多不孕不育患者面臨‘卵子緊缺’的窘境,無法實現當父母的愿望?!被▉唫ズ粲跬晟坪戏ǖ摹熬杪选蓖緩剑⒑弦幍摹奥炎訋臁?,對因疾病原因需要取卵凍卵的除外,取消對30歲以上健康女性的凍卵限制。

凍卵即冷凍卵子,即取母體健康時的卵子冷凍,阻止卵子隨人體衰老,待想生育時取出冷凍的卵子使用即可。目前在我國,除一些既定的特殊情況外,冷凍卵子一般不被允許。

為此,花亞偉在接受紅星新聞采訪時指出,“捐贈”卵子是我國卵子合法流轉的唯一方式,但適齡女性合法捐卵的積極性不高,借卵治療也僅限于做試管嬰兒的女性有剩余卵子,且本人自愿捐贈的情況。加之卵子庫的缺乏,導致了即便有人捐卵,也沒有機構受理,更沒有地方保存的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花亞偉呼吁:一是

允許超過30歲的健康女性不論婚否,均可自愿取卵凍卵。

二是

允許年滿30歲的未婚未育女性,進行人工授精、試管嬰兒等助孕手術。

三是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

建立標準的卵子庫,

完善規范卵子和卵巢組織冷凍管理,對自愿捐卵者可由醫療機構給予一定經濟補助。四是

實施輔助生殖技術發生的相關醫療費用納入醫保支付范疇。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目前已成為國內首次將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保范疇的城市。

但到目前,是否應該放開對單身女性凍卵的限制,卻依舊是極具爭議的話題。

放開單身女性凍卵之爭:

是保障女性生育權,還是為“賣卵黑市”提供土壤?

2018年,全國首例“單身女性凍卵案”受到輿論廣泛關注。彼時,該案當事人徐棗棗(化名),向首都醫科大學婦產醫院尋求凍卵服務,各項健康檢查結果顯示自己身體狀況適合凍卵,但醫院因其單身身份拒絕凍卵訴求。隨即,徐棗棗以“一般人格權糾紛”案由將醫院告上法庭。

此案曾于2019年12月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首次開庭,法官認為該案涉及較多醫療法律政策、倫理以及凍卵技術問題,難以當庭宣判,隨后宣布休庭。

到2021年9月,該案第二次開庭,但案件結果至今仍無定論。同樣留白的,也包括單身女性是否應該放開凍卵限制的話題。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支持放開單身女性凍卵限制的代表委員并非少數。包括花亞偉在內,全國政協委員、南方科技大學代理副校長金李,也在其遞交的一份提案中指出:應盡快改變傳統觀念,對單身大齡女性或暫時找不到適合結婚對象而主觀愿意生育力保存的女性,都應放開生育力保存。同時對大齡單身女性非婚生育小孩等行為也應予以認可,在上戶口、上學、醫療以及其他方面都應一視同仁。

花亞偉回應紅星新聞記者時表示,

23歲到30歲,是女性卵子質量最佳時段,30歲以后卵子質量就開始下降。

但社會現實是,

越來越多的女性沒有在20多歲完成結婚生子,而她們仍有生育愿望。這種情況下,凍卵是保障她們生育權的一種方式。

“就像現在存儲臍帶血一樣,是為了孩子在將來因疾病原因發生意外時,可以找來干細胞幫助治療,保證孩子的健康。”

但對放開單身女性凍卵背后,恐將形成的“賣卵黑市”以及冷凍技術是否成熟等問題的思考,也同樣讓人擔心。

如在去年的兩會上,彼時的全國人大代表、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醫師孫偉,就并不贊成完全放開。

孫偉此前在接受紅星新聞采訪時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她認為,卵子冷凍技術屬于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范疇。以延遲生育為目的、為單身女性凍卵,違反相關規定。在凍卵技術尚不成熟之際,如果貿然放開禁令,人人都去冷凍卵子,就可能造成資源浪費,或催生買賣卵子行為,甚至衍生代孕等違法行為。另外,輔助生殖技術的巨大利潤催生的黑色產業鏈,存在非正規的輔助生殖機構坑騙、誘導患者等問題。

事實上,國家層面也早已關注到該議題。國家衛健委曾連續多年就放開單身女性凍卵與否給出回應。去年1月,國家衛健委在《關于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技術權利,切實保障女性平等生育權的建議》提案答復函中,給出了“禁止給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三點原因:一是

應用卵子冷凍技術存在健康隱患

;二是

為延遲生育為目的的卵子冷凍技術應用在學術界依然存在較大爭議

;三是

嚴防商業化和維護社會公益是輔助生殖技術實施需要嚴格遵循的倫理原則。

▲國家衛健委去年1月公開回應凍卵提案

“要不要凍卵和怎么使用凍卵是兩件事”。針對凍卵背后的技術與人倫隱憂,花亞偉回應紅星新聞,

他所建議的取卵凍卵只能自取自用,

在初步允許之后,仍需要完善相關監管制度,防止出現卵子買賣等問題。

如果放開單身女性凍卵,我們需要做什么?

專家:出于年齡或婚姻狀態的限制,都應考慮限制背后的合理性

“我個人認為,從保護女性生育權利和我國現在所面臨的生育挑戰兩方面來看,政策上應該為單身女性凍卵的限制松綁?!敝袊鐣W婦女性別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南開大學副教授杜平在接受紅星新聞采訪時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杜平認為,在討論單身女性凍卵權是否應該放開的問題上,首先要從保護基本權利角度出發,看這是否屬于需要支持的個人權利;第二個層次則需要法律明確,即這項權利是否應該得到保護;最后,在社會政策層面上,應該探討一項政策的推行能否滿足人們發展的需求。

“無論是年齡限制還是婚姻狀態限制,我覺得都要去考慮這些限制背后的合理性。”杜平向紅星新聞分析了限制女性凍卵條件背后的邏輯意義。

首先,

放開凍卵與否,婚姻不該成為限制因素。

杜平指出:“是否應該放開凍卵,單身與否不應該成為一種限制條件,我不覺得婚姻狀態能夠成為限制個人生育權利的一個合理理由。”

杜平認為,放開凍卵確實會對人們的婚姻觀、生育觀、家庭觀有一定程度的沖擊,“比如1950年,第一部婚姻法提出結婚自由、離婚自由,這對過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是沖擊,但眼下這又被社會認知所普遍接納?!倍牌奖硎?,如果加上政策、法律權利保護都能給予更多支持和包容,那么女性凍卵的放開,就會形成向好的發展趨勢。

其次,對于放開女性凍卵的年齡限制因素,她分析指出,單身女性選擇凍卵,是因為年輕時卵子質量更加優質。但如果設置30歲的年齡限制,那么凍卵的意義就會變低。

“所以我們為什么不能選擇在20多歲時,去保存更健康的卵子,而要等到卵子相對不再健康了,再給女性一個凍卵的權利呢?”

如何防止凍卵放開后滋生“賣卵黑市”?

律師:急需構建凍卵合法化背后的法律支撐

至今,單身女性凍卵權益,仍缺乏相關法律的支撐。河南豫龍律師事務所付建律師在接受紅星新聞采訪時指出,除原衛生部發布的《人類輔助生殖規范》規定外,目前婚姻法對凍卵的合法性尚無明文規定,換言之,女性凍卵在法律規定上仍屬空白。

“從法理角度而言,有‘法不禁止即自由’的規定,也就是說對公民的私權利,法律沒有規定,那么該行為就是自由的,可實施的?!备督ń忉屨f。但在他看來,

如果當下即刻允許未婚女性凍卵,背后同樣涉及諸多法律禁止的活動。

付建分析稱,

如凍卵之后,可能會滋生買賣卵子、代孕行為等一系列目前法律禁止的問題。

同時,若被凍卵人不幸去世,卵子的歸屬問題也牽扯其中。因此,付建呼吁:“

應在新形勢下進行相關問題的立法完善,對上述行為進行法律規范。

而針對單身女性凍卵合法化之后,會形成“賣卵黑市”的爭議,杜平則提出,放開之后可能引發的風險人們可以預見到,包括技術濫用也同樣是法律需要解決的問題。

“但在任何領域,任何一個權利都有可能被濫用,都可能滋生違法犯罪活動?!倍牌秸J為,正常的社會生活不應被犯罪行為所限制,反而應該在保護基本權利的基礎上,去創造一個更完善的法律監督體系,去打擊犯罪而非制止合理的行為訴求。

紅星新聞記者 楊雨奇 實習生 何宇 北京報道

編輯 譚王雨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南京建小卡一定要在爸爸戶口所在的社區嗎?

一般可以就在你們居住的社區建小卡的,不一定就要在爸爸戶口所在的社區。不管是外地戶口還是本地戶口,對于建小卡只要有居住的地方的暫住證或者居住證都是可以在所在社區建小卡的。具體的可以在社區先咨詢清楚,如果不能的話,你們可以回戶口所在社區建小卡,然后把檔案轉到你要去生產的醫院都是可以的。而且現在已經快孕12周了,建了小卡后面你也是可以就在居住地這邊產檢以及生孩子的,可以拿著小卡以及其他的建檔資料直接去生產醫院辦大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