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導航
【三代試管養囊】

麻腮風第八天發燒定律的意思是很多寶寶在接種完麻腮風疫苗后的第八天都會出現發燒的反應,由于發燒的寶寶比較多且有規律性,因此很多寶媽們將這個反應定義為麻腮風第八天發燒定律。但實際上這個定律并不準,也沒有科學依據,縱然有部分寶寶在接種后的第8天出現了發燒反應,也無法確保該定律的準確性和真實性,所以也不是一定就會發生。

寶寶接種麻腮風疫苗后的八天定律實際上是接種麻腮風疫苗的常見反應,但由于是發燒,因此家長也一定要做好對寶寶身體狀況的監測。在接種完麻腮風疫苗后注意以下幾點可以避免麻腮風疫苗的不良反應對寶寶造成更大的傷害:

1.在接種后的24-48小時內應盡量避免洗澡,同時要保證接種部位的干燥和整潔,避免局部感染;

2.麻腮風疫苗后引起的發熱一般不會很高,通常不會超過38.5℃,而且持續時間比較短,可能在1-2天之內消退,發燒后視寶寶的情況對癥處理,若是低熱可以采取物理方式降溫,高燒時可以適當給孩子服用退燒藥,但若是高燒一直不退或是忽高忽低則需要盡快就醫;

3.觀察寶寶接種部位是否出現紅腫和疼痛的現象,若出現感染需要及時就醫;

4.麻腮風第八天定律除了發燒還可能起疹子,家長一定要注意寶寶的日常護理,多進行水分的補充,特別是發燒后,一定要避免劇烈活動,注意保暖。

正在熟睡的“無癌寶寶”森森。

華聲在線10月23日訊(通訊員 曾思聰 洪雷 記者 孫楠楠)10月23日,剛剛出生5天的森森(化名)躺在新生兒的推車里,睡得十分香甜。跟普通的新生兒不同的是,他是在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通過先進的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技術(PGD)排除了家族遺傳的BRCA1基因突變后誕生的,被稱為阻斷乳腺癌或卵巢癌易感基因突變的“無癌寶寶”。經資料查詢及文獻索引,目前國內尚未見關于此病例的報道。

至親相繼患乳腺癌去世 敲響家族遺傳性腫瘤警鐘

韓先生和妻子是2013年結的婚,同年,妻子懷孕,正當全家人滿懷希望地等待孩子出生時,卻遭遇了流產。

“這原本沒什么,但有件事情引起了我們的警覺。”韓先生說,在之后的一年,妻子的姨媽和媽媽相繼因卵巢癌去世。直系親屬中的兩位至親因同樣的疾病去世,這傳遞出了一個危險的信號。

“我和妻子都是學醫的,知道這意味著什么。”韓先生說,在岳母的治療過程中,他特地帶岳母到北京進行了基因診斷,檢測發現,她的BRCA1基因存在c.4065_4068delTCAA雜合致病突變。這意味著導致疾病易感的突變傳遞給妻子的幾率高達50%。

隨后,夫妻倆來到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醫院進行基因檢測,證實妻子遺傳了這個BRCA1致病基因突變。當時接診她的中信湘雅(原)院長、首席科學家盧光琇教授告訴她,這個致病突變會增加她本人以及女性后代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風險,也會提高男性后代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發病風險。

量身定制腫瘤預防監測計劃和助孕方案 成功誕下健康男寶寶

盧教授為韓先生的妻子量身制定了腫瘤預防監測計劃和助孕方案。“與普通試管病人不同,她本人是潛在的腫瘤易感人群,助孕方案需要‘私人訂制’,我們首先排查了她乳腺、卵巢疾病的隱患,沒有問題后再采用對應方案。”主管醫生楊曉祎介紹說,“我們在高通量測序平臺為其胚胎建立了遺傳學檢測方案。當胚胎發育至囊胚期時,活檢少量滋養層細胞進行全基因組擴增,隨后檢測分析BRCA1基因c.4065_4068位點,為進一步提高移植妊娠成功率,同時篩查胚胎染色體非整倍體。”

第一個助孕周期,韓先生的妻子僅獲得1枚囊胚,并且檢測結果提示BRCA1基因攜帶了c.4065_4068delTCAA突變。第二個助孕周期,她獲得囊胚7枚,BRCA1基因檢測結果提示2枚胚胎攜帶了已知突變,5枚胚胎不攜帶突變。而這5枚胚胎中,又有兩枚胚胎因存在染色體非整倍體異常而被淘汰。最后有3枚不攜帶突變并且染色體正常的胚胎可供移植。

2019年正月初一,新年伊始,懷揣著美好的希望,韓先生和妻子選擇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進行移植。而這一次,她也順利地妊娠成功,孕期各項檢查結果正常,隨后的產前診斷也顯示,已知的BRCA1基因突變沒有遺傳過來。

10月18日,足月剖腹產的男寶寶森森出生了。體重6斤,體檢一切正常。“將來,我們再去中信湘雅把第二個接回來。”韓先生笑著說。

數據顯示:乳腺癌或卵巢癌合并家族史的患者中突變攜帶率高達31.11%

據介紹,BRCA1基因與乳腺癌及卵巢癌的發生有關,攜帶該基因變異的人群,罹患乳癌或卵巢癌的幾率高達50%至80%。根據2018年湖南省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發布的湖南省腫瘤登記年報結果,乳腺癌在湖南省癌癥發病病種中排名第二位,在所有女性癌癥中,發病率排名第一位,是目前最常見的癌癥病種之一。而BRCA1和BRCA2基因突變都將導致遺傳性乳腺癌和卵巢癌易感,攜帶者一生疾病風險比普通人群增高5—10倍。

數據顯示,在健康、沒有相關疾病家族史的女性中,BRCA1/2基因突變的攜帶率為0.84%;在健康、有疾病家族史的女性中,突變攜帶率為15.05%;在乳腺癌或卵巢癌、但沒有家族史的患者中,突變攜帶率11.26%;在乳腺癌或卵巢癌合并家族史的患者中突變攜帶率高達31.11%。這些攜帶者本人和家屬,都是疾病發生、復發的高危人群,需要積極預防,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針對性的體檢,早發現、早干預就能避免悲劇的發生。該類人群在生育時,PGD能夠將這樣的突變阻斷,避免遺傳性癌癥的惡性循環。

據了解,PGD技術又被稱為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是指在胚胎發育到第5天時,由實驗室工作人員從胚胎的外胚滋養層提取1-5個細胞進行檢測,看是否含致病基因。外胚滋養層未來將產生胚外結構,如胎盤等,因此提取這一部分的細胞不會影響胎兒的發育。目前,這一方法的準確率超過90%。

三代試管四維

截至目前,中信湘雅已有68個家庭選擇腫瘤 PGD助孕阻斷腫瘤易感基因在家族中的傳遞,涉及20多個基因,涵蓋視網膜母細胞瘤、遺傳性乳腺癌、卵巢癌、家族性大腸癌等多種惡性腫瘤疾病。其中,29個家庭完成了囊胚PGD檢測并進行了移植,20個無癌寶寶已出生或在妊娠中。

“近親中有人50歲之前患腫瘤,同輩中兩人或以上患同種腫瘤,家族中多人患腫瘤,都要警惕遺傳性腫瘤的風險,可考慮遺傳咨詢評估。”盧光琇教授表示,由于人類基因存在高度的異質性,惡性腫瘤的發生除遺傳因素外,還與環境等因素密切相關,因此“無癌寶寶”是指排除了家族中高風險致病因素的寶寶,降低了惡性腫瘤的發生率,而不是未來一定不發生癌癥。

試管取卵前通常在打夜針前和取卵術前一日都要進行陰道沖洗,不過具體什么時候做沖洗手術還是要看各個醫院的安排。一般來說,在確定可以打夜針后,需辦理打夜針手續,夜針當天護士會給予三張單子,即打夜針取卵注意事項、取精注意事項和打夜針的憑據,拿著單子就可以去等待陰道沖洗和宣教,都完成后可以回家或就在醫院休息,到晚上9點左右去打夜針。而打夜針后的34-36小時就可以進行取卵手術,而夜針后取卵前一天早上也會再次進行一次陰道沖洗。

做試管嬰兒取卵通常是在打夜針后的34-36小時進行,而取卵前通常都會進行陰道沖洗,這樣可以提高胚胎的著床率。試管取卵前陰道沖洗一般會進行兩次,沖洗時間如下:

1.當天打夜針前會進行一次陰道沖洗,主要是消毒外陰,保持陰道的干凈,從而對試管移植成功率有所幫助;

2.打夜針后的第二天早上,也就是取卵前一天的早上,通常會在10點左右對外陰進行消毒,用溫的生理鹽水對陰道進行沖洗。

【試管捐卵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