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因為鈣是人體中99%的鈣存在于骨骼和牙齒中,1%的鈣則存在于血液和組織中。鈣參與人體的新陳代謝,特別是神經興奮和肌肉收縮過程。在嬰幼兒階段,他們容易缺鈣,因為他們的生長發育迅速,骨骼需求量大。此外,由于嬰幼兒的消化系統不成熟,他們可能難以充分吸收食物中的鈣。某些冬季出生的孩子,由于出生后曬太陽不足和維生素D缺乏,也容易缺鈣。

因此,為了滿足孩子的鈣需求,父母需要為他們提供豐富的鈣來源,如乳制品、魚類和豆制品。根據2000年中國營養學會修訂的標準,推薦孩子在不同年齡段攝入的鈣量:半歲以內攝入300mg,半歲至1歲攝入400mg,1歲至3歲攝入600mg,4歲至10歲攝入800mg。

然而,并非所有的食物都含有豐富的鈣。例如,乳制品、魚類和豆制品是鈣的主要來源,但并非鈣含量豐富的食物。因此,父母應該為寶寶提供全面的鈣來源,以預防孩子缺鈣。

為了給胎兒提供充足的鈣儲存,并增加母乳中的鈣含量,孕婦在懷孕初期應開始補鈣,直至母乳喂養結束。在孩子出生后,應堅持母乳喂養。每100g母乳中含鈣35mg,且鈣磷比例適當,維生素D含量豐富,基本滿足寶寶對鈣的需要。然而,一些配方奶雖然含鈣高,但鈣磷比例不適當,且維生素D含量低,不利于鈣的吸收。

此外,寶寶半歲之后,母乳中的鈣逐漸減少。此時,應增加其他奶制品,以確保寶寶每日總攝入奶量達到600ml以上。1-3歲的幼兒,應選擇含鈣豐富的食物,如奶制品,以保證寶寶每日總攝入奶量達到400ml以上。此外,可選擇魚類和豆制品來輔助補鈣。一般來說,只要寶寶能喝奶,就能攝入足夠的鈣。

然而,許多孩子仍然出現缺鈣現象。這是因為人體主要依靠小腸從食物中吸收鈣,而維生素D的缺乏導致攝入的鈣不能被吸收。因此,專家建議,嬰兒出生14天后就可以補充維生素D了,平均每天需要400-800單位維生素D。寶寶可以采用口服魚肝油以及增加光照的方式,并且依據光照多少適當增減魚肝油的量。缺鈣對寶寶的身體和智力發育均有影響,父母應如何識別出寶寶缺鈣的表現呢?

對于1歲以下的嬰兒來說,缺鈣可以表現為出汗多、不易入睡、夜晚容易驚醒、白天煩躁不安。長期缺鈣表現出出牙晚、學步晚、骨骼畸形等佝僂病癥狀。嚴重缺鈣甚至會引發驚厥,危及寶寶生命。對于1歲以上的幼兒來說,缺鈣的表現為厭食偏食、身材矮小、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當寶寶出現這些異常癥狀時,要及時帶他們看醫生,避免延誤治療時間。

最后,由于血鈣過高可能導致鈣鹽沉積,對腎臟、心臟等多個臟器造成影響。因此,在補充鈣和維生素D時,應遵從醫生的建議,不可長期大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