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腸胃相對脆弱,特別是在季節(jié)交替時,孩子稍不注意就會生病。春季是寶寶腹瀉的高發(fā)期,如何預防寶寶腹瀉呢?首先,春季氣溫波動大,寶寶對疾病的抵抗力也相對較低。因此,寶寶需要注重調理腸胃,避免腸胃“罷工”。

媽媽可以通過食療、運動和捏脊療法來調理寶寶嬌弱的腸胃。在飲食方面,媽媽可以給寶寶食用一些養(yǎng)胃食物,如山藥粥、杏仁羹、芝麻糊等,同時避免食用辛辣、生冷、油膩食物。此外,春天氣溫逐漸回暖,媽媽可以多帶寶寶進行戶外活動,如跑步、跳繩、健身操、球類游戲等,幫助寶寶活動四肢,提高身體免疫力,從而遠離春季腹瀉。

在捏脊療法方面,媽媽可以通過雙手捏住寶寶背部尾椎處的皮膚,提起,沿著脊柱向上提捏至脖頸處,連捏6遍。每天堅持。此外,媽媽還可以讓寶寶多喝溫水、牛奶和適量的果汁,如蘋果汁,以緩解腹瀉。

在護理寶寶腹瀉方面,不要依賴抗生素。當寶寶發(fā)生腹瀉時,爸爸媽媽一定要咨詢醫(yī)生,針對具體的病癥下藥,而不是不知節(jié)制地依賴抗生素。讓寶寶多補充液體,因為腹瀉次數多,寶寶容易出現脫水癥狀。媽媽可以用補液鹽為寶寶補充電解質,避免脫水的狀況。平時,媽媽還可以讓寶寶多喝溫水、牛奶和適量的果汁,如蘋果汁,以減輕腸道負擔。

此外,媽媽在喂寶寶時要注意少量多次,避免給寶寶的胃腸再次造成負擔。如果寶寶出現拉肚子癥狀,最好咨詢醫(yī)生,并針對具體病癥下藥。如果腹瀉導致寶寶脫水,并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必須看醫(yī)生:1、病情非常嚴重,如高熱、精神狀況非常差、嘔吐嚴重等;2、腹瀉導致孩子出現了脫水的癥狀。如孩子已經連續(xù)4個小時沒有排尿,口腔黏膜比較干燥,哭的時候沒有眼淚等,這些都是脫水的早期表現。遇此情況,必須及時帶孩子去醫(yī)院,進行補液治療,否則有可能使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