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中的新冠病毒傳播是否更加強烈?降雪天氣對疫情防控工作有何影響?
根據氣象預報,寒潮、大雪和寒潮等惡劣天氣將給疫情重災區湖北帶來嚴重影響。在這樣的環境下,新冠病毒傳播速度可能加快,給防控工作帶來挑戰。那么,寒潮天氣是否使新冠病毒傳播力更強?
上海市防治新型冠狀病毒工作專家組成員、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呼吸科主任張煒指出,寒潮天氣對呼吸道疾病的影響很大,可能導致呼吸道黏膜受損,降低人體免疫力。春季是流感高發期,如果因感冒、發熱前往醫院就醫,除了有交叉感染的風險之外,在是否是新冠肺炎的鑒別診斷上,也會給醫護人員帶來新的壓力。
張煒還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在寒冷、干燥條件下可能更有活力,傳播力也更強。當前正值疫情防控攻堅期,是節后返程集中期,張煒建議公眾盡量不出門,做好防風防寒準備,預防感冒和心腦血管等疾病的發生。
此外,張煒指出,病毒通過非特異性的布朗運動到達人體呼吸道的細胞表面,其表面的病毒結合蛋白與人體細胞表面的受體發生不可逆的特異性識別和結合。病毒進入細胞內后,脫去蛋白衣殼,暴露出病毒基因組。病毒基因組利用宿主細胞的核酸、蛋白質大量合成病毒核酸及病毒結構蛋白后裝配成成熟的病毒。
然而,病毒在兩個基因區域中(編碼刺突蛋白和輔助蛋白的基因區域)產生很多復制錯誤,這會促進病毒演化,最終導致病毒由一個物種傳染給另一個物種的能力很強。
關于新冠病毒的傳播速度,張煒解釋說,該病毒潛伏期較長,具備傳染性的時間長。臨床癥狀不典型,無癥狀感染者也具有傳染性。病毒傳播方式多樣,主要包括呼吸道飛沫、眼睛、嘴或鼻的粘膜間接接觸、氣溶膠傳播(尚未明確)等。
2003年SARS之后,公眾開始重視具有較強傳播力和致病力的新的冠狀病毒。病毒通過非特異性的布朗運動到達人體呼吸道的細胞表面,其表面的病毒結合蛋白與人體細胞表面的受體發生不可逆的特異性識別和結合。病毒進入細胞內后,脫去蛋白衣殼,暴露出病毒基因組。病毒基因組利用宿主細胞的核酸、蛋白質大量合成病毒核酸及病毒結構蛋白后裝配成成熟的病毒。最后,這些細胞內成熟的病毒被釋放,且在釋放過程中有些種類的病毒會破壞宿主細胞。釋放的大量病毒再進入下一個易感宿主細胞,如此惡性循環,最終導致組織和器官的損傷。
寒潮天氣如何做好防護?普通市民需要加強自身保暖,尤其是有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基礎疾病的市民,避免因受寒而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從而更易感病毒。此外,市民仍需堅持居家隔離,少外出。
寒潮天氣外出執行防疫活動時,需要注意出行安全,提防路面濕滑。此外,市民還需做好室內防護,定時、定點通風,避免寒風侵入人體。
在寒潮天氣中,市民應盡量避免外出,執行防疫活動時,要注意出行安全,預防路面濕滑。盡管疫情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防疫工作仍需堅持不懈,勝利在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