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對孩子危害極大
更新時間:2023-10-11 00:36:16 來源:?未知 責任編輯:?未知
前些日子,生活報的記者來家里采訪,我和記者談得非常投入。丫丫則默默地聽著,當談到孩子文化教育方面的難題時,丫丫突然說:“爸爸打了我!”我的臉色瞬間紅了起來,但我卻怎么也想不起來曾經打過丫丫。等記者走了,我仔細地了解到了丫媽和丫丫,他們證實了我確實曾打過丫丫,那時丫四歲。我細心回憶,終于在丫丫的小屁股上留下了一道印子。有時候,成人無意間的一些行為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可能很長時間都無法恢復。與此同時,這也讓我回想起了許多往事。丫姑無疑是對孩子文化教育投入最多的家人。我和丫姑的記憶力非常深入,有一件事至今仍歷歷在目。那件事發生在丫丫四歲,丫姑非常高興地帶著丫丫去報考繪畫班,然而,她并不知道,上了一個上午的課程后,老師對丫丫的評價是“坐立不安,不適合繪畫”。丫姑的失落讓她更加煩躁,最終導致丫丫狂躁不安。丫姑也感慨那時候她的心理狀態確實不太好,幸好丫姑擅長思考,勤奮地改進心理狀態,才使得丫丫現在如此開心。丫姑是最喜歡丫丫的人了,但她是個急性子。丫丫有一次數學課得了99分,媽媽因為覺得她太粗心大意而責備她,認為只要細心一點,就能考100分。媽媽還把丫丫晾在一邊,不再理睬她。當丫丫向媽媽承認自己太粗心時,又引發了媽媽的一頓指責,導致丫丫每次考試都擔心考不上100分,甚至影響到學習培訓和休息。丫媽后來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調整了自己的心態和方式。經過漫長的過程,丫丫仍然說:“媽媽不信任我。”這讓我非常擔憂,因為我一直認為父親和母親對孩子的愛和關心是無盡的,而簡單直接的打罵方式,會在孩子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印痕。如果父母要彌補對孩子的傷害,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