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品牌奶粉在過去都曾發生過大小不一的奶粉事件,讓消費者對一些大品牌越來越感到“心寒”。然而,這種現象并非罕見,對于頻繁發生問題的品牌來說,確實不多見。但多美滋嬰兒奶粉作為一款剛剛從恒天然肉毒桿菌中“解脫”出來的產品,近期再次陷入困境,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這次多美滋奶粉事件之所以引發輿論關注,主要原因是公司為了爭取市場占有率,采取行賄手段賄賂醫護人員,試圖讓初生嬰兒首先喝到自家品牌的奶粉,從而讓寶寶對某種奶粉產生依賴,達到長期牟利的目的。報道中還列舉了公司采取的多種賄賂手段,包括向部分婦產科醫生及向產婦成功推薦奶粉的護士打款、邀請專家講課并送錢等。

報道指出,天津的一家醫院婦產科為爭奪市場,向該品牌的醫護人員行賄,導致嬰兒喝到了自家品牌的奶粉。為了規范市場秩序,我國在2011年出臺了《母乳代替品銷售管理辦法》,明確規定禁止在醫院向產婦推銷、宣傳奶粉產品。然而,報道中提到現在許多廠家都采取類似方式,讓寶寶一出生就喝到自家品牌的奶粉,導致其他品牌的奶粉很難參與競爭。

對于這次事件,多美滋嬰幼兒食品有限公司在昨天召開緊急會議,對此表示非常震驚,并立即展開調查。專家指出,企業涉嫌不正當競爭,濫用市場優勢地位,導致市場秩序混亂。這種行為不僅損害了消費者權益,而且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

多美滋作為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的領軍企業,其行賄手段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暴露出企業內部管理混亂、職業道德缺失等問題。為了維護市場秩序,我國監管部門應加強對企業行為的監管,確保嬰幼兒奶粉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