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單獨二胎政策的全面放開,奶粉這個長期引發社會關注的話題再次成為焦點。自《最嚴奶粉新規》發布以來,不僅多家乳制品企業面臨淘汰風險,即使幸存的乳制品企業也被此次“新政”嚴重洗牌。據記者調查,原價300多元的奶粉如今促銷價格僅不到20元,甚至某品牌奶粉因快到保質期,不得不以2-4元的低價賣給飼料廠喂魚。這其中,不僅包括國產知名品牌,進口奶粉也面臨嚴峻挑戰。盡管奶粉“新政”實施僅不到一個月,卻被稱為史上最嚴厲的洗牌已全面襲來,許多奶粉企業揮淚甩貨上演最后的瘋狂。

10月28日,《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上很多奶粉以不同的促銷方式進行超低價“甩貨”,價格之低前所未有。其中,某地搖籃奶粉經銷商的出貨價格在20-25元/罐。而某微商城上貝因美(18.56, 1.69, 10.02%)旗下從愛爾蘭原裝原罐進口的“綠愛+”促銷價格為19.9元/罐。甚至有些接近保質期的某品牌幾萬罐奶粉,以2-4元的價格賣到了飼料廠。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保守估計市場上仍有近百億的庫存奶粉都在甩貨,不僅包括國產奶粉,進口奶粉的甩貨也比較瘋狂。

其中,接近保質期的奶粉之所以會出現甩貨現象,主要原因是嚴厲的新政實施。一些品牌不得不退出市場,以期在政策限定期限來臨前全部清倉處理。近百億庫存欲借“雙11”大清倉。知情人士透露,從幾個月前奶粉企業就開始進行甩貨,但當時的促銷力度還不是很大,然而隨著新政的實施,以及電商狂歡購物節“雙11”的臨近,原來的促銷近乎演變為瘋狂的甩貨。各大奶粉企業在電商、傳統經銷商渠道和嬰童門店進行降價、打折、限時搶購促銷,價格之低超乎想象。

此外,一些奶粉品牌也通過促銷策略來吸引消費者。例如,某地搖籃奶粉經銷商的幾款奶粉都在甩貨,包括金搖籃、金能聰、安乳兒等都在清貨,批發價格在20-25元/罐,生產日期為2014年8、9月份。除了生產日期接近保質期外,搖籃目前有16個品牌,按照新政規定,只能保留5個,有11個將被淘汰出局,究竟哪些能保留下來都是未知數。

總之,隨著我國單獨二胎政策的實施,奶粉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各大品牌紛紛采取各種促銷策略來吸引消費者,價格之低令人難以置信。然而,這也反映出我國政府在保障嬰幼兒營養需求方面的決心和努力。在未來,我們有望看到更多創新和突破,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優質、健康的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