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國全面開放二胎政策,很多家庭已經開始了備孕之路,然而卻遭遇了失敗。因此,很多大齡女性可能無法自然受孕,只能求助于試管嬰兒。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個問題:試管嬰兒卵泡生長緩慢是質量不好嗎?

  卵泡生長緩慢是試管嬰兒質量差的表現嗎?

  卵泡生長緩慢并不是質量好的表現,相反,它是卵泡質量不好的表現。一般來說,卵泡每天大約生長 0.2 厘米,按照 30 天的月經周期,卵泡在月經的第 16 天最多可長到 1.8 厘米。如果卵泡長到 1.8 厘米左右,就能正常排卵和受孕。如果卵泡每天長不到 0.2 厘米,或者卵泡長到 1.8 厘米后未能排卵,形成黃體囊腫,則說明卵泡質量較差。

  卵泡發育緩慢,但會成熟并排卵。如果遇到精子,就可以受精。胚胎的質量不會受到影響。這種情況在臨床上經常出現,有些甚至需要進行促排卵治療。出生的孩子不會有畸形。

  一般來說,每個月經周期只有一個卵泡發育成熟,稱為優勢卵泡,其他卵泡逐漸退化為閉鎖卵泡。在月經周期的第 5-6 天,卵泡的直徑約為 5-7 毫米,到了第 10 天,卵泡的直徑可達 10 毫米,這可以通過超聲波清楚地看到。正常周期的卵泡發育速度相對恒定,約為1~3mm/天,最快可達4mm/天,越接近排卵期,生長速度越快,排卵前5小時可生長7mm,發育到18~23mm即可成熟排出。如果卵泡生長緩慢,就意味著不會形成成熟卵泡,也就不會排卵。

孕64.jpg

  什么是卵泡監測?

  卵泡監測是用于不孕癥患者的一種檢查方法,指的是利用超聲波持續檢測卵泡發育過程和有無排卵。臨床數據顯示,許多患有不孕癥和月經不調的女性可以通過卵泡監測發現卵泡發育和排卵障礙。

  卵泡監測能準確判斷卵泡發育、排卵和黃體功能。卵泡監測是指在月經結束后進行超聲波檢查,以監測卵泡的大小和數量。月經第 14 天,卵泡可長到 15-25 毫米,這是成熟卵泡,可以排卵,也是最容易受孕的時候。如果沒有檢測到成熟卵泡,就不會受孕。

  卵泡監測不僅可以了解卵泡的生長過程,還可以預測排卵時間,判斷黃體形成情況,對卵泡發育異常的診斷具有重要作用,為婦科內分泌性不孕的診斷和治療提供可靠信息。

  建議做排卵監測,看是否有正常的排卵,是不是能夠增加懷孕的幾率,如果有排卵可以選擇在排卵期隔天同房,這樣受孕的幾率是最大的,如果連續3個月沒有懷孕就要檢查輸卵管,排除輸卵管閉塞,看看是什么原因導致的不孕,如果是卵泡發育不好,通過卵泡的檢查,可以有針對性的治療。檢查卵泡發育情況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