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的寶貝疙瘩明明,出生時只有兩個月大,但它已經表現出了異常情況。小玉發現,明明的大眼睛經常流黏水,即使擦去,不久后又出現了黏水。小玉檢查了明明眼睛的狀況,但沒有發現任何異常情況,所以她并沒有太在意。

有一天,小玉給孩子擦拭眼睛時,無意中用手按在了它的大眼角與鼻梁之間的部位,結果看到了一股腥臭的膿液涌出。小玉驚呆了,眼睛怎么會出膿呢?她趕緊抱著明明去了醫院。醫生告訴小玉,明明患有“新生兒淚囊炎”,這是一種常見的新生兒眼部疾病。

那么,什么是新生兒淚囊炎呢?它是怎樣形成的?有什么危害?小玉感到十分困惑。

要想弄清楚這些問題,我們需要從解剖學方面說起。大眼角的上下眼瞼緣處,各有一個針眼似的小孔,叫淚小點,在皮下與其相連的是上下兩根淚小管,淚小管再往下,接著一個像棗仁大小的囊樣組織叫淚囊,它位于大眼角與鼻梁之間的皮下較深處的骨質淚囊窩內。淚囊下端,連接著一根細長的管樣組織叫鼻淚管,其向下直接開口于鼻腔內。這些部分合起來稱為淚道。

正常情況下,眼內多余的淚液,經淚小點進入淚道后,直接流入鼻腔,隨呼吸蒸發了。但是,在胎兒階段,鼻淚管下端的開口被一層菲薄的膜組織所封閉。這種膜組織在嬰兒出生后會隨著胎兒的成長而自行消失。但是,如果膜組織沒有消失,就會導致進入淚囊內的淚液無法流入鼻腔,潴留在淚囊中。此時,進入淚囊的細菌就會乘機繁殖,形成膿液,導致新生兒淚囊炎的發生。

膿液和黏水會夾雜一些細菌,經常溢入眼內,對眼球構成潛在威脅。如果新生兒的眼睛經常流黏水,母親們可以試著用手指按壓孩子的淚囊部,看看是否有膿液或黏水外溢。如果有的話,最好去醫院看醫生。

對于新生兒淚囊炎的治療,除了局部滴抗生素眼藥水,還可以先試用局部按摩法。按摩時,手指要稍用力向下壓,每天按摩兩次,每次大約一分鐘。按摩和下壓的作用,會迫使淚囊中的膿液向下推進,如此,鼻淚管下端開口處的薄膜有可能被沖破。當淚道上下溝通之后,淚液就可以順利流入鼻腔,淚囊炎也就自然痊愈了。如果按摩無效,可以到醫院改用淚道沖洗或淚道探通術。但也有少數患兒經沖洗與探通都不能治愈,可能是由于骨性鼻淚管狹窄或鼻部畸形造成的,醫生會采用其他方法進行治療。

新生兒淚囊炎的常見癥狀包括眼睛經常流黏水、眼內出現膿液或黏水、以及可能引起角膜潰瘍等。如果懷疑寶寶患有淚囊炎,建議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