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g早產兒奇跡生還!早產兒喂養大揭秘
在貴州,一名僅重950克的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成功降臨在這個世界。她的全身肌膚呈現出紅潤、緊繃的狀態,聲音嬌柔且帶著唾沫。經過婦科、產科醫務人員的一系列救治,她的面唇逐漸變白,呼吸系統也得到了恢復。這位早產兒是貴州省迄今為止最小的女孩,體重不足2瓶純凈水,卻因為及時的救治而獲得了新生。
醫生表示,早產兒需要大量精力照顧和護理。那么,如何為早產兒提供合適的喂養呢?首先,要細心喂養,確保早產兒的吮吸力足夠。對于住院期間回到家的早產兒,在頭兩三天內,每次喂食量不需要增加,而是逐步融入家庭環境。其次,采用分次喂養的方法,每次吸入一分鐘,將玻璃奶瓶抽出口腔內部,讓寶寶順順吸氣約十秒鐘,然后再喂食。這樣可以降低嘔奶和吸氣上的擠壓,并可喂食早產兒嬰兒奶粉,以促進消化和提高營養成分的消化吸收。此外,早產兒對溫度的轉換較為敏感,因此要關注人體體溫的維持和溫度的平衡,以防發病。
按時回醫院門診跟蹤查驗及治療是早產兒的另一個重要環節。醫生會定期檢查和治療早產兒的生理指標,如英語聽力、新生兒黃疸、心肺功能、腸胃消化吸收等,并接受預防注射等。保持與新生嬰兒醫生的緊密聯系,以便隨時隨地咨詢。此外,早產兒的護理措施還包括嚴苛的防護隔離制度、提升手衛生規范、預防感染等。早產兒的喂養方式有母乳喂養和代乳制品喂養兩種,其中母乳喂養是更好的選擇。
為防止早產兒感染,醫護人員在接觸患者前要先洗手消毒,并用75%的酒精棉球擦洗雙手。每日要搞好早產兒的口腔保健、肚臍及屁股的肌膚護理,經常更換姿勢,預防肺炎的產生。為了降低早產兒的刺激性,實行靜脈注射及胃腸減壓等各類實際操作時,操作姿勢要柔和,嚴格執行無菌檢測安全操作規程,避免相互污染。
在早產兒的護理過程中,還需要每日更換暖箱里的水,用碘伏消毒液擦洗箱內,再用冷水擦洗干凈,病房間內紫外線照射30分鐘,每天一次。早產兒的喂養方式也需要注意,首先考慮用母乳喂養早產兒,因為母乳是早產兒最理想的純天然健康食品。其次,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用代乳制品喂養,但要選用高品質母乳化嬰兒奶粉,營養成分更易消化吸收。在使用代乳制品喂養時,要密切關注寶寶有沒有反胃、拉肚子、嚴重便秘等消化不好的癥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