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人類天生就有食欲、睡眠、排泄和運動的本能,但要在這些基本需求上取得成功,還需要從小培養。針對許多家長反映的寶寶上廁所問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兒童保健科主任醫師洪昭毅教授提醒,男寶寶和女寶寶在訓練方式上是有區別的。

1. 便盆的使用方法不同:市場上各種便盆的形狀和尺寸不同,以適應不同年齡性別的孩子。適合女孩的便盆形狀像小椅子,便于孩子站立排泄,避免尿液弄濕褲子。而男孩便盆則具有前面擋頭的坐便器,方便孩子站立或坐在坐便器上進行排泄。

2. 訓練時間不同:男寶寶和女寶寶在訓練時間上的需求不同。由于男寶寶訓練時間相對較長,需要進行更多的訓練步驟。一開始,男寶寶需要無論大小便都坐在坐便器上,等他生理發育到一定程度,才能讓他用最適當、最舒服的姿勢站著尿尿。

3. 模仿對象的重要性:對于男寶寶來說,模仿爸爸的訓練尤為重要。當爸爸去廁所時,帶著寶寶,并準確示范,確保不尿到便盆外。例如,在便盆內放張有顏色的紙片,讓男寶寶瞄準紙片尿尿。最初,將小便當作游戲,不要給寶寶過大壓力。

4. 女寶寶的訓練方式主要由媽媽來完成。她們更傾向于使用便盆,訓練時會根據孩子的需求給她們穿易脫的褲子,并教她們正確的擦拭方向,尤其是在大便后,一定要從前往后擦,以防尿路感染。

5. 訓練時間講究:孩子的訓練時間因個體差異而異。通常,大多數孩子2-3歲時學會控制大小便。他們控制大小便的次序大致是:夜間控制大便——白天控制大便——白天控制小便——最后是夜間能夠控制小便。

總之,要在這些基本需求上取得成功,需要從小培養。針對男寶寶和女寶寶在訓練方式和時間上的需求,家長們應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引導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