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逐漸變冷,許多家長擔心孩子會被凍著,于是給孩子裹得里三層外三層。但是,中國有句老話:“要想小兒安,三分饑與寒”。孩子的生理功能尚未完全發育成熟,體溫調節不夠穩定,對外界適應能力較差。因此,如何把握好孩子身上的“三分寒”是非常重要的?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分會委員萬力生博士建議,冬天給孩子穿衣服,需要掌握以下五個原則:

1. 背暖。保持背部適當的溫暖可以預防疾病、減少感冒。溫暖過度可能導致背部出汗過多,濕氣容易導致背部潮濕,進而引發相關疾病。

2. 肚暖。肚子是脾胃之所,保持肚暖可以保護脾胃。孩子常脾胃不足,冷空氣直接刺激腹部會導致肚子疼,進而損傷脾胃,影響消化吸收。因此,在天氣變冷時,建議為孩子佩戴24小時的肚兜,保持溫暖。

3. 足暖。腳部是陰陽經絡交會之處,皮膚神經末梢豐富,對外界最為敏感。保持孩子的雙腳溫暖,才能幫助身體適應外界氣候的變化。

4. 頭涼。孩子由體表散發熱量,其中1/3由頭部發散。頭熱容易導致心煩頭暈,甚至昏迷。中醫認為,頭部最容易“上火”,孩子患病更是頭先熱。保持孩子頭涼、足暖,則氣血循環順暢。

5. 胸口涼。穿著過于厚重臃腫的衣服會壓迫胸部,影響呼吸與心臟功能。同時,還容易造成內熱。孩子的胸部應該保持適度的涼爽,以保持正常呼吸和心臟功能。

在選擇適合孩子的衣服時,家長們也需要考慮到孩子的年齡、體型和體質等因素,選擇透氣性好、寬松舒適的衣物,避免穿著過于厚重或過于緊身的衣物。此外,在選擇孩子的衣服顏色時,也可以考慮選擇鮮艷的顏色,如紅色、黃色等,以吸引孩子的眼球。最后,在寒冷的天氣里,家長們也應該注意為孩子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孩子著涼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