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王搗亂?小小搗亂王該任其搗亂嗎?
下一頁閱讀推薦:寶寶適合穿包腳趾的涼鞋
一位媽媽抱怨道:“我兒子兩歲大,平時性格開朗,可是他有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每當新奇玩具或新東西到手,他一會兒功夫就弄壞了。他親手破壞了許多玩具。”這位媽媽表示。最近,孩子的爸爸在外地出差,給寶貝兒子買了一輛玩具汽車。他非常興奮,拿到玩具汽車后,便著迷般地玩了起來。可一會兒,他便把玩具汽車弄壞了,玩具汽車被拆成了好幾塊,輪子也掉了。這位媽媽心疼地抱怨:“唉!真拿他沒辦法。您說,這孩子怎么這么能破壞東西?我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
媽媽給兒子買了一個大玩具熊,可不久便“壯烈犧牲”了。她無奈地說:“玩具到了小小手里,沒有‘全尸’。”買回來的新玩具,不到三天,肯定是缺胳膊少腿,要么就是光禿禿的沒了毛。
專家說:“首先,父母要認識到這是孩子正常的心理特點,是孩子的一種積極地探索性和可貴的創造性。拆玩具的現象一般在男孩子中比較常見。在通常情況下,孩子拆玩具的行為主要表現出一種探究性活動。孩子往往是對玩具為什么會動、會響感到好奇,于是就千方百計地想把它拆開看看。他能夠現在探索玩具,也就意味著將來愿意探索世界;如果他的‘探索’形成一種品質、一種習慣,那么將來他就有可能成為一個具有真正創新意識的人。”
在行為上保護孩子的這種“破壞性”行為。父母第一次看見孩子拆玩具時,千萬不要一味地呵斥和批評,而應該先問問他為什么要這樣做,拆開后想知道什么,盡量滿足孩子的求知欲。例如,當孩子要拆卸玩具汽車時,父母就可以幫助他拆卸,拆卸以后,再幫助他安裝起來。這樣,既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使他認識了玩具汽車的構造,培養了孩子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也培養了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創造精神。這對孩子一生的發展都有不可估量的意義。當然對于一些毫無探究目的的無緣無故的破壞玩具行為,就要另當別論了。很有可能是父母過分嬌慣的結果,家長需要及時引導糾正。
上一篇:
打完達菲林過一個月內膜應該是多少mm?
下一篇:
周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