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媽媽們對補鈣的問題各有不同。嘉嘉是一個10個月大的女孩,她最近發現自己在白天入睡困難,晚上也不踏實,經常在晚上哭鬧,尤其是在她的后腦勺上出現了枕禿。嘉嘉的母親帶她去檢查,發現她缺鋅但并不缺鈣。嘉嘉的母親對檢測結果表示懷疑,于是帶她去另一家醫院檢查,結果證實她缺鈣但并不缺鋅。嘉嘉的母親感到困惑,到底應該相信哪種結果。

雖然通過化驗頭發檢查孩子是否缺鈣有一定的科學依據,但其結果并不準確。這是因為這種化驗方式可能受到頭發生長速度和頭發污染的影響。然而,通過微量元素和血鈣的檢查來判斷孩子是否缺鈣是具有科學依據的。如果需要進行更精確的診斷,可以進行骨堿性磷酸酶檢查。

孩子長得快更需要補鈣。奇奇是一個2歲生日的男孩,他的身高已經達到了95厘米,是同齡人中最高的。他媽媽認為他不需要再補鈣,因為按照標準身高來說他已經超出了標準。然而,一項由兒童身高調研結果也顯示,26.4%的家長認為,孩子比同齡人長得快就不需要補鈣了。事實上,長得快的時候更需要補鈣,因為長得快后骨骼需要更多的鈣來支持生長,此時補鈣反而更有助于防止營養跟不上。

飯后補鈣更容易吸收。糖糖的媽媽一直對在孩子睡前補鈣更易吸收表示疑問。實際上,飯后補鈣效果更好。因為在我們吃的飯菜里,有很多酸性物質,比如氨基酸等,這些物質可以促進鈣的吸收。所以,給孩子補鈣,飯后補的效果更好。而且,給寶寶補鈣時,不要一次補太多,最好分次補鈣。因為一次補的鈣越多,吸收率反而越低。相同分量的鈣劑分多次吃,更有利于鈣的吸收。此外,分階段補鈣的效果更好。在孩子生長發育較快的三個時期即嬰兒期、兒童期、青春期補鈣,能發揮其比較好的作用。這里的嬰兒期指的是出生后一個月至1歲,兒童期指的是4歲至6歲,青春期指的是12歲至1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