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膝關節發出彈響,若關節局部無紅腫熱痛的表現,且活動自如,通常不是不正常。孩子關節彈響的原因與肌肉韌帶薄弱、關節窩淺有關。孩子關節周圍韌帶松弛,長骨端部有軟骨板。當關節做屈伸活動時,可出現彈響。這種現象會隨著孩子年齡增大,韌帶變結實、肌肉發達而消失。這屬于生理現象,而非疾病。

此外,還有一種罕見先天性畸形,即“外側盤狀半月板”,可導致小兒的膝關節發出彈響,或在行走時出現絞鎖現象。

那么,什么是外側盤狀半月板?

外側盤狀半月板是指膝關節正常的半月板被纖維軟骨組織的盤狀半月板所替代。是兒童膝關節的先天性畸形,單側發病多見,以外側為最多。發病無性別差異,無家族遺傳性。

在嬰幼兒時期,一般無明顯臨床癥狀。隨著年齡增大,兒童活動量增多,可出現患側膝關節彈響或劇烈運動時出現疼痛、跛行,關節穩定性差。嚴重者,關節活動受限。當膝關節因外傷出現盤狀半月板撕裂時,可出現明顯腫脹、關節腔淤血,Mc Murry試驗陽性等。

盤狀半月板損傷采用物理、中藥及其他保守方法治療是不能根本解決問題的。對于盤狀半月板,如無癥狀,臨床觀察處理,同時行健康教育,主要膝關節保護,避免外傷性盤狀半月板撕裂。對于癥狀明顯或外傷性的半月板撕裂,出現關節功能受限,多采取手術治療。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目前對于盤狀半月板多行半月板成形術,術后恢復較常規切開去除盤狀半月板快,而且遠期療效好。對于無法行半月板成形術的,則徹底去除病變的盤狀半月板,但容易導致關節穩定性和早期出現退行性關節炎。

當父母發現孩子膝關節總發出彈響時,要密切觀察孩子,必要時到醫院做相關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