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學前兒童飲食體驗:策略與
隨著科學的發展,年輕父母越來越重視嬰幼兒的生長發育,但他們對學齡前兒童的飲食卻關注不夠。家長們認為孩子自己會吃飯,所以他們會按照大人的飲食習慣來喂養孩子。然而,這種喂養方式對孩子們的生長發育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有些孩子營養不良,有些過度肥胖,有些長高緩慢。因此,家長們帶著孩子來我院就診時,仍有很多家長關注孩子的營養問題。
事實上,在這個階段,孩子們的骨骼肌肉發育非常迅速,他們需要全面均衡的營養攝入。特別是要特別注意對蛋白質、卵磷脂、腦磷脂、鈣、磷、鉀、鐵、維生素A、D、B2等的攝入。因此,我們更應該重視對學齡前兒童的營養膳食。
在這個年齡階段,孩子們的膳食要求與成人相似,但主食糧食類食物的攝取量比成人低。其他各種食物都可以選用,但刺激性的食物盡量不食。同時,要注意膳食平衡、品種多樣、葷素搭配、粗細糧交替。在烹調方面,要注意色香味美,讓孩子喜歡,促進食欲。食物的溫度要適宜,軟硬適中,讓孩子能夠接受。
此階段的小兒應養成自己進食的好習慣,定時、定量、定點進食,注意飲食衛生。盡量避免或糾正吃零食、挑食、偏食或暴飲暴食、饑飽不勻等不良習慣。
在這個時期,孩子們的餐次及占熱能比非常重要,以一日4~5餐為宜,3次正餐,2次加餐,最好加一次牛奶。三餐占全天總熱量的比為:早餐占30%,午餐占35~40%,晚餐占25%,加餐點心占10%左右。膳食的種類搭配及需要量:膳食應包括五類必需的食物:第一類糧谷薯類,最好是粗細糧搭配、米豆混吃;第二類畜、禽、魚、蛋類;第三類豆、乳及制品;第四類蔬菜水果;第五類油脂。
五類食物均應攝入。其中主食每日125~250克;肉類100~125克,常用氽肉丸子、燉肉、鹵肝、炒肉泥;雞蛋1~2個;豆漿或年乳200~250毫升;蔬菜100~300克;加豆腐及制品50~100克,水果1~2個。在制作方面,要采用烹調多采用蒸、煮、氽、燉、鹵等方法。膳食細、軟、爛易為孩子接受,易消化吸收。菜應切成小丁、小塊、小片、小絲等。水果應切成塊、片、條,便于小兒選拿。
總之,在學齡前兒童這個階段,我們要更加重視他們的營養攝入,讓他們獲得充足、均衡的營養,以促進他們的生長發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