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秋日的到來,患流行性感冒、肺炎的病例越來越多。自8月上旬起,廣州各大醫院呼吸科門診病例數量大增,其中有不少流感、肺炎病例。廣東省中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韓云告訴信息時報記者:“以前3~5天就可以等到病床位,現在要等半個月左右才能有。醫院幾乎每天都要加床加診。”

對此,韓云提醒市民,夏秋季節交替時,空氣干燥、氣溫變化大,容易引起呼吸道和肺部感染等疾病,也是流感、肺炎、甲流的頻發期,所以市民要注意這些流行病的預防,特別是老人、小孩和基礎病患者。

建議

1. 老人小孩最好接種肺炎疫苗

季節交替時是流感、肺炎的高發期。體質較弱的人群遇到病毒性流感時,由于持續高燒導致免疫力和心肺功能下降,容易受“肺炎球菌”入侵而引發肺炎。韓云表示,冬春交替、夏秋交替時節最容易引發肺炎;夏季臺風過后氣候突變、氣溫驟減,也容易引發肺炎。而老人、小孩、基礎病患者由于體質較弱,是肺炎最為“青睞”的對象,這類人群由流感演變為肺炎的幾率也相對較高。因此,此類人群要特別注意流感的預防,謹防流感發展為肺炎。韓云還特別提醒,老人和小孩體質弱、免疫能力差,肺炎致死率相對較高,最好接種肺炎疫苗,防御肺炎球菌的侵襲。據悉,接種肺炎疫苗有效保護率可達85%以上。

2. 不發燒也可能是肺炎

不發燒也可能是肺炎。一般認為,肺炎與流感的區別在于發燒時間的長短。流感一般是短期發燒,而肺炎引起的感冒一般是突發性的,并且維持時間可能長達一個星期。但韓云表示,有些老人、小孩或基礎病患者患肺炎的早期反應不典型,可能沒有出現發燒癥狀,到了晚期病癥的進展卻很快,甚至可能導致生命危險。肺炎對于此類人群來說是非常危險的,一旦感染肺炎,將很難控制。雖然年輕人患肺炎幾率比較低,但由于對流感的不重視,加上抗生素的耐藥性,或者醫生處理不當,這些都可能導致肺炎。如果咳嗽、多痰、發燒3到5天仍不退燒,出現憋氣、喘氣時,就要引起高度重視,最好到醫院進行體檢,看看是否患有肺炎。韓云稱,檢驗是否有肺炎的“金標準”是拍X光片,確認患者肺部是否有病變。

3. 甲流

省內甲流致肺炎僅有2~3例。伴隨著流感、肺炎增多的還有甲流病例,據廣東省衛生廳數據,從8月18日到8月30日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里,全省共增甲流病例約200例,約占全省總甲流案例1/4。有報告指出,甲流致死多是由于繼發性肺炎。這引起了廣大市民的恐慌:難道肺炎卷土重來?韓云解釋說:“其實流感病例中,只有部分流感會導致病毒性肺炎,但數量并不多,甲流導致肺炎的個案更少,市民不必過于恐慌。就本次廣東省的800多例確診甲流病例中,有2~3例導致肺炎,據了解,該名患者患有罕見的基礎病。”

4. 什么是基礎病?

基礎病是指一些長期存在的、難以治愈的疾病。它包括三大類疾病:一是有基礎代謝障礙,如內分泌失調、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二是免疫功能低下,如呼吸系統疾病、艾滋病;三是有重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如尿毒癥、腫瘤。